第359章 破城之议(2 / 2)
张绣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了松,可眼底依旧翻涌着警惕的神色。董景珍却依旧保持着手握剑柄的姿势,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,那鎏金护甲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。
杨道生重重地叹了口气,大手猛地一挥,高声下令:“都退下!营帐百步之内,不许任何人靠近!”他的话音刚落,两侧的将领们仿佛得到大赦一般,忙不迭地躬身退去。厚重的牛皮帐帘缓缓落下,将夜色以及众人离去的脚步声一同隔绝在了外面。
等到帐中最后一道脚步声消失不见,杨道生缓缓站起身来,袍角轻轻扫过案几上歪斜的酒盏。
他抬手掐灭了跳跃的烛芯,刹那间,帐内骤然昏暗下来,只剩下几缕残光映照在他凝重的脸上。“军中存粮只够维持七日了,硖州城墙却依旧坚固如初,岿然不动,而江陵的援军却像石沉大海一般,毫无消息。”
杨道生猛地转身,目光凝重地依次扫过董景珍和张绣,“东平王在归城设下埋伏,拦截唐军的驰援,正浴血奋战。可看看你们这边,倒好……”
话音戛然而止,营帐内死寂如坟,唯有三人心头激荡的喘息声在牛皮帐间撞出回响。杨道生跨步上前,指节重重叩击挂在壁上的城防图,震得羊皮簌簌作响:“探子回报,硖州城内也是缺粮无援,硖州城防已露疲态。此时不攻更待何时?与其在此争执,不如各自领兵一试。谁先破城,杨某亲自为其向陛下修书报捷请功。”
张绣盯着地图上硖州的标记,喉结滚动两下,率先打破沉默:“宋王这话倒有几分道理。”他伸手扯了扯紧绷的领口,目光扫过董景珍,“不过空口无凭,若我夺了头功,你可别在陛下面前颠倒黑白。”
董景珍冷笑一声,手也抬离了剑柄:“哼,少在这儿假惺惺!若不是你三番五次阻挠攻城器械调配,何至于拖到今日?”他上前半步,与张绣四目相对,“明日卯时,咱们各带五千人马,看谁先进驻许绍的刺史府大堂。”
杨道生见状,双手抱胸微微颔首:“好!军中无戏言,若违此约,军法处置!”说着,他拿起案上的令箭,“这是虎贲营的调令,谁先破城,这支令箭便归谁。”烛火摇曳下,令箭上的蟠龙纹路泛着冷光,将三人的影子映在帐幕上。
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,董景珍向后退了半步,手指摩挲着剑柄,目光如炬地盯着杨道生:“宋王不在水师督战,突然现身中军大帐,又急于让我等攻城。“他语气平淡,却暗含锋芒,“不妨说说,究竟有何打算?“
张绣闻言也跟着后退一步,微微皱眉,神色凝重地看向杨道生。他伸手捋了捋胡须,沉声道:“晋王所言极是,宋王此举确实蹊跷,还望给个明白说法。“帐内一时安静下来,唯有烛火轻摇。
杨道生嘴角不受控地轻颤了一瞬,他在心底狠狠咒骂,这群多疑之徒,军情火急还要在此纠缠,将翻涌的不耐尽数压回眼底:“二位何须怀疑杨某。若是信不过,大可派人彻查。”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