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6章 亲切慰问!(2 / 2)

最近一段时间向军振又听闻母亲的身体好像不太好了,诊断心脏病呼吸都困难,天天要靠父亲伺候,他的情绪更是低落,就想自己难道就在外面飘一辈子吗?

可是他转念想,他能够在雍州拥有今天这一份收入也是他六年奋斗才得到的成绩呀!他放弃雍州的工作回花山县能干什么?

他的家就在花山县太平乡,那个地方连水都没得吃,就那么一个穷乡僻壤,稍微年轻一点的人都出来打工了,谁还留在那么一个穷地方?

别说太平乡了,就算是花山县,那也就巴掌大一个县城,县城的人口也就区区几万人,他回去也没有事情可以干呀!

他十分烦恼,而就在当口,村里给他打电话,说花山县县委书记来雍州了,还要开往花山的农民工和打工者,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加。

向军振一想县委书记那是多大的官啊,竟然还来雍州看望他们这些打工人,他立马就答应,他也不指望能找县委书记帮什么忙,他纯粹是出于好奇。

结果他见到县委书记王剑飞的时候,发现这个县委书记竟然年轻得很,可能比他也就大几岁而已。

关键是王剑飞书记特别接地气,跟他们聊在雍州的工作和生活,又聊花山县现在的一些发展规划。

通过聊天,向军振知道今年年底太平乡要解决饮水问题,好像是从联合乡大水库引水过去,工程投入高达千万元呢!

向军振立马道:

“王书记,听到您讲饮水工程的事情,我觉得太好了!我就是太平乡的人,我们祖祖辈辈都缺水,尤其遇上干旱天气,我们人畜饮水就相当的困难!

正因为这一点,我们那个地方的男青年都娶不到婆娘,没有人愿意嫁过去呢!”

王剑飞道:

“小向!我还跟你讲,我们马上要在太平乡搞这个茶叶产业!你们太平现在零星的还有一些茶叶,我们要重新规划,重新发展,要发动当地老百姓把茶叶当成支柱产业来干!”

“我了解了花山县茶叶种植的情况,根据县志记载,花山县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!在明清年代花山一直都有茶叶!在改革开放之前,花山太平的茶叶在娄西都很有名气。

其他的地方都要交公粮,唯有花山可以用干红茶做公粮上交,一斤干红茶能顶十斤稻米!”

王剑飞侃侃而谈,他既然决定要发展产业,那肯定就要下功夫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