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6章 人民群众才是创造者(2 / 2)
西方绝大部分的高头大马,在长途奔袭和持久耐力这两方面,在矮小的蒙古马面前都是弟弟,而且是小弟弟。
在饲养方面两者更是天差地远。
比起不畏寒冷,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,生命力极强,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的蒙古马。
西方的高贵血统马匹,必须要小心伺候,要不然就会生病,失去活力。
这就如二战时的虎式对T34,虎式坦克炮管再粗再长,也比不过T34的结构简单,皮实耐用。
作为战马方面,两者各有优缺点。
西方高头大马,爆发力和短途冲刺很强,适合组装重骑兵,正面冲击敌人。
而蒙古马适合作为轻骑兵的战马,在一人双骑三骑的情况下,可以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,远远地就可以发起突袭。
街亭一战,张合所领的魏国中央军,骑兵部分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一人双骑甚至三骑,这才在十几天内奔袭了近两千里后,仍然可以翻过陇山,偷袭街亭。
这让冯永第一次领教到了轻骑兵远程突袭的威力。
即便是大量战马被跑废了,能把士卒在短时间内投送到千里之外,在争分夺秒的战场中,那就是一种胜利。
毕竟这时代的骑兵下马作战,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事。
所以张合所用的战马,即便不是蒙古马,也应该是蒙古马的近亲,或者有某种联系。
大汉好不容易得了陇右这块产马之地,目前最重要的是,把这片土地上的适合当战马的马匹精心挑选出来,加以培养。
而不是挑出来做挽马或者驮马之类的。
冯永要真敢那样做,估计还等到大汉丞相开口,赵老爷子就会拿着皮鞭和长枪过来找他谈谈心。
吴明小心地看了一眼跟在冯永身的关姬,试探着开口说道,“君侯何不用骡?”
冯永看了一眼吴明,没好气道,“哪来那么多的骡子?”
骡子是个好东西,是驴和马的繁殖出来的后代,兼两者的长处,乃是典型的杂交优势物种。
耐粗饲料、耐劳,抗病力及适应性强,而且挽力大并能持久,用来拉车和驮物最是适合不过。
虽然性情急躁了点,却很聪明,还很能善解人意。
在后世,从大东北到大西北,乃至西南的山区,都有它的踪迹,完全没有滇马的这种区域限制。
可以说,除了在崎岖山路比不过滇马外,骡子在运输方面,可比马好用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