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2章 治理国家的核心(2 / 2)
“房相,你说这话,我是赞同的。所以我要推行摊丁入亩,官绅一体纳粮之策。不为其他,只因为现在到了大唐的瓶颈期,不推行这个政策,就算我们打下的地盘再多,也是徒劳。这几年大唐对外扩张,从西域,东突厥,高丽,得到的财富不少吧?这些财富呢?去哪了?有没有到百姓头上?我们军队吃喝用度都是百姓供给,现在赚钱了,弄回财富了,跟百姓没关系了,这合适吗?”
“小牧,你有时间到户部去看看,财富都用在江山社稷……………”
“房相,你别跟我扯这些,我只问你,百姓得到了吗?朝廷下发的财富再多,可没到百姓手里,那不是等于脱裤子放屁?”
“小牧,如果你发现有人贪腐,你可以说出来。”
“贪腐?肯定有,可绝对不是因为贪腐才致使这些财富没有到达百姓手里。现在朝廷的政策不合适,不适合现在得大唐国情。不能出力的时候想着百姓,分财富了,一脚把百姓踢开,这不行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房相,我们要让百姓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国力的提升,让他们有民族自豪感,这样才能让他们一心为国,努力种田。不然,朝廷天天吹嘘打下了多少土地,征服了多少国家,结果百姓的日子还是那鸟样,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,有卵用?平日里得过且过,日子是这鸟样。勒紧裤腰带支持朝廷东征西讨,日子还这鸟样,谁能受得了?如果我是百姓,我就会想着:拉批倒吧,横竖都是这鸟样,算球了。”
听到张牧这么说,房玄龄和李世民脸上终于有了变化。
“所以,推行摊丁入亩,官绅一体纳粮之策,势在必行?”
“那是自然,其实一个国家有没有财富,真不重要。百姓不会在意是一天吃一次肉,还是一个月吃一次肉。百姓在意的是,我辛辛苦苦付出,结果一个月才能吃一次肉。有人天天啥也不干,却能一天吃三次肉,这才是致命。所以,我说财富分配才是重中之重,贫富差距的程度是一个朝代寿命的真实写照。以现在大唐的政策来看,不管对外得到多少财富,都落不到百姓手里。可朝廷用兵又需要从百姓群体中要粮,要草,要人。如此一来就是付出者,越来越付出。得利者,越来越得利。这以来一出,贫富差距就会成倍数的增加。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,那最后就会出现百姓食不果腹,士族官绅酒肉臭的局面。”
李世民是造反起家,对于造反格外谨慎。“小牧,你是说到时候百姓会造反?”
“陛下,对于你来说,到时候百姓造反是最好的结果。”
听到张牧这话,李世民很是不屑。“还能有什么比造反更可怕的事?”
“陛下,百姓造反,你可以用兵镇压。最多就是费些事,这没啥,毕竟百姓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。可是如果百姓躺平呢?不生孩子呢?混吃等死呢?咋整?没有百姓了,谁种地?谁做工?谁为朝廷创造财富?没有创造财富的人了,只剩下既得利益者,结局会怎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