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9章 外地媳妇本地郎(2 / 2)
时代性的另一个表现,则是千禧年后的社会变迁中,人的流动。天南海北的人就像小溪流一样流入广东这条宽广而包容的大河,而全剧的故事其实就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——外来的媳妇嫁入广东。除了潮汕媳妇二嫂,其他三位媳妇来自河南、上海,甚至美国。故事就从康伯生日宴上四位儿媳的出场徐徐展开,为我们展现广东人对待外地人的从排斥到接受,再到尊重平等的态度变化。
编剧的意图大概也是希望呈现出南粤大地上,那些为广东的繁荣腾飞做出巨大贡献的无数个外地人,他们中的大多数有的像香兰一样踏实勤奋,有点像阿婵一样埋头实干,有的像幸子一样时尚又精明,有的像戴安娜一样远离故土却热爱中国文化。
香兰老乡永芳,热衷创业,南下广东打拼他们踏上广东这片热土,有人进入茶餐厅做了服务员,有人进入写字楼卖起了保险,有人大胆创业不断尝试.....
创新,务实,这不仅仅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精神,也是外地人的精神。两者共同书写了奋斗者的故事,共同推动了广东的繁荣发展。这些人员的流动,构成了流动的中国,也谱写了广东伟大的奋斗诗篇。
鲜活的人物形象
人物是故事的灵魂,好的人物形象塑造才能支撑起整部剧。
现在的二哥阿宗,还没去世,当年阿宗的扮演者郭昶离世,令观众朋友们都大吃一惊,难以接受。毕竟这个角色的塑造实在太成功了,观众们对这个角色的喜爱甚至超过了主角阿耀,他就像我们身边真实的街坊一样,因此观众们在生活中见到演员本人仍会习惯叫他“阿宗”。
绰号“墨鱼宗”“坑渠宗”的阿宗,可以说部分市民阶层的代表。剧中的阿宗“又黑又瘦又鞋抽”,从外形上面就可以看出他的精明和市侩,编剧对其形象的塑造也是很成功的,你看第六集《 争房喜剧 》,为了得到好房,他们夫妻俩算计大佬,结果机关算尽,偷鸡不成蚀把米,算来算去,还是没有得到好房。这与老实本分的大佬形成鲜明对比。
虽然商人属性很足,还很喜欢看美女,也不是什么“绝世好男人”,但是阿宗其实骨子里是很善良的、顾家的,在剧中,他带给给我们惊喜和爆笑,与“阿娇”这一角色的对手戏是极其精彩的,贡献了很多笑料。
说到孩子教育,尽管阿宗也望子成龙,但他也会反思自己,始终尊重孩子的想法。譬如《 雇佣家长 》《望子成龙》反映教育问题,最后都是以家长反思自己结尾,其实也是意味深长的,发人深省的。就像我们当下的“鸡娃”一样,其实也是望子成龙,同剧中的方式一模一样——请家教、出国留学。
还有就是就是西关三大恶人之一的“娇姐”。
说着方言味十足的粤语,姜葱鸡豆豉鸭最拿手,带着5个孩子的寡妇,这就是人称“娇姐”的李彩娇。来自化州,出场自带音效——“无有使惊”“我斩斩斩”,带着五只“化骨龙”的娇姐,她的戏份不算最多,但是却相当搞笑,相当吸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