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9章 朝堂,科举(2 / 2)

其他大臣也开始权衡利弊,一些原本反对的大臣,也觉得太子的提议并非全无道理,于是也开始纷纷谏言。

陛下看向次子问道:“众人都有谏言,你呢?”

沈洛瑜原本一直未发言,是不想得罪朝中任何一方大臣,想保持中立。但陛下发已经问,更何况他心中清楚太子说的很对,于是站出来说道:“陛下,太子殿下所言甚是,如果官员只出自一个地方,恐不利于大晟稳定。”

陛下最终缓缓开口:“太子所言,确有道理。此事就按太子说的,分南北区域按比例录取,再议详细章程。”
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结束的时候,沈羡之又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防止科举舞弊,应重新规定细则。”

事实就是,沈羡之虽然也参加过前朝的举人考试,但也正因此,才发现了前朝科举的不足之处,能通过的几乎全都是士族达官显贵,寒门几乎没有,并不是说这些人没有才学,而是如果科举只被上层侵占,那才是真的完了。

所以为了保持下层往上的通道,沈羡之不得不提出来。

此言一出,那些咱在朝堂上的官员,那些士族达官显贵的代表虽然有坐不住,但是他们心里很清楚太子虽并未明说,只提出的防止科举舞弊,但实际打的什么算盘,所有人都知道。

沈北渊对此深有感触,当初要不是他娶了徐氏,有了钱财上的支持,恐怕他连举人都考不上,师生,家族等等因素使得能上位的只有上层之后。

于是点头道:“确实如此,今年是大晟的第一次春闱,务必保证科考场的清白,否则那就真的贻笑大方了!那太子就写一份奏疏递上来。”

沈羡之见陛下上了心,拱手应了。

早朝结束后,大臣们陆续退朝。那些士族达官显贵的代表们聚在一起,面色阴沉。

其中一人低声道:“这太子三番五次坏我们好事,此次科举改革,对咱们士族极为不利。”

另一人附和:“是啊,不能坐以待毙。”

而那些真正是一心为国的大臣们则纷纷称赞太子目光长远。

黎大人笑道:“太子此举,实乃利国利民,日后朝堂必能人才济济。”

房大人等人虽然也是出身士族,但他们心里很清楚,大晟的未来需要太子这样的君王,只有如此,才能让大晟这片土地重新恢复往日荣光,而不是被异族,他国欺压。

这些人心里很清楚,陛下之所以能容留那些只为了自身利益的官员,不过是为了目前的安定罢了。

沈羡之刚走出朝堂,就有人围了上来纷纷夸赞,无论这些人的真实原因是什么,又为了什么上前恭维,沈羡之只是微微一笑,“这是为了大晟的未来,只有选拔出真正的人才,国家才能繁荣昌盛。”回到东宫后,他便开始着手撰写科举防止舞弊的奏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