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细心的王万箐(1 / 2)
“我跟你们说啊!昨天在你家里吃饭,我们吃的是友情,讲究的是开心和愉快。在工地吃饭,目的很明确,直接就是为了快点填饱肚子,好抓紧继续干活。所以,你出去看看那些工人,相信比我们还狼吞虎咽。哈哈哈。”老金的解释,一针见血。
江春生和王万箐不禁频频点头。
“我不知道你们两个看见过每年上水利工程的农民,每次开饭的场景没有,那家吙,吃饭完全靠‘抢’,而且,还要‘抢’的有技巧。”老金接着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:“大家干的都是体力活。饭菜一送上来,哨声一响,那简直是一窝蜂地冲上去。这时候,你想吃的比其他人多,就得用技巧来多‘抢’些饭吃了。头一碗饭不能盛满,只盛半碗饭,然后三下五除二的赶紧吃完,抢在其他人的前面盛第二碗,这个时候就要盛满满一碗。如果是一下子就盛了满满一大碗,吃完就会比其他人慢,如果还没有吃饱想去盛第二碗的时候,往往桶里的饭都被其他人加完了。你们想想,是不是这个道理啊!”
王万箐听得瞪大了眼睛,一脸惊讶:“还有这样的事啊,听起来跟打仗似的。”江春生也被老金的描述逗乐了,笑着说:“金队长,您说得太形象了,感觉画面都在眼前了。以前我住在治江的时候,一般都是在冬天,我看见过几次,好多人,男男女女的,都在往大堤上填土,不过,没有看见过他们吃饭的样子。”
老金哈哈一笑:“这都是我以前亲眼所见,其实他们把吃饭也是当成了另外一种乐趣,如果有真正肚子没有吃饱的,也会有其他人,一人匀出来一点让他吃饱。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意思。我们在工地吃饭虽然没那么夸张,但也会尽可能快的把肚子填饱,好继续干活。”
“金队长,你以前是不是也上过水利,像这样‘抢’过饭吃啊?像你的身材这么高大粗壮,一碗饭肯定是吃不饱。对吧!嘻嘻嘻。”王万箐笑道。
“我年轻的时候,遇到三年自然灾害,大家都吃不饱肚子,后来我也没有上过水利。我老大在去当兵之前,倒是每年都要去上一次水利工程。这种吃法,就是他们‘抢’出来的经验。”老金道。
三人一边说笑,一边大口大口的吃着可口的饭菜,一顿饭吃得格外舒畅。
吃完饭后,王万箐则收拾好餐具后,并没有回家,而是在路边的树下,走走停停,感受着工地的热闹氛围。
老金则让江春生带着照相机,和他一道去查看第二个鱼塘的基槽。
他告诉江春生:第二个鱼塘的基槽,上午也已经挖到标高,黄家国下去检查过了,基础土质与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,全部不用换填,只需要下一层砂垫层,就可以开始砌毛石基础。黄家国因为每天下午都要到办公室整理资料,还要忙工程股的其它事,因此,他验收完基槽就回段里去了,今天下午不会过来了。走的时候,黄家国再三交代周永昌,首先要把每二十米一道挂线砌筑毛石挡土墙的样架先都立起来。
现场的工人,在吃饭后并没有长时间休息,小息了十分钟,就又开始忙了起来。
老金和江春生也投入到了现场的监督与指导的紧张工作中 。
而王万箐看着在阳光下来回穿梭忙碌的老金和江春生,还有现场所有的工人,头上戴的基本上都是没有帽檐的安全帽时,她终于明白了江春生为什么仅仅过了一天,就被晒黑的原因了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