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心结与误会(2 / 2)

文化馆是一栋灰白色的三层小楼,门前两棵高大的法国梧桐已经掉光了叶子。 门边柱子上挂着"广播电视大学松江市分校临江教学点"的铜牌子。门厅里的一块大黑板一角,用彩色粉笔写着"广播电视大学报名处→二楼206"。

二楼206门外走廊里,站着七八个人,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男女,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。

"这都是来报名的吗?"余生玉惊讶地瞪大眼睛。

"可不嘛,"前面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转过头,"现在都讲究知识化、专业化,提干涨工资都开始论文凭了,谁不想拿个文凭?"

排了约莫一刻钟时间的队,终于轮到江春生他们。接待室里,坐着一个五十多岁,身材瘦长的男人,大家都称呼他李老师,他的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,镜片后的眼睛炯炯有神。

办公室不大,靠墙地上的一块木板上整齐码放着一堆各种教材 。墙上贴着各个专业的介绍和课程表。

"姓名,年龄,工作单位,报什么专业?"李老师头也不抬地问道,手里钢笔悬在表格上方。

余生玉率先报了财务会计专业。“这可是最热门的专业,报名的人最多。”李老师说着帮她办完手续后,就从墙边提起一捆书交给她。

轮到江春生时,他犹豫了一下:"李老师,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都学些什么?"他本来是想选择路桥方面的专业,但看了半天,没有。

李老师这才抬起头,推了推眼镜:"哟,这个专业报的人可不多啊。主要学建筑制图、结构力学、施工技术 、房屋建筑学、钢筋混凝土结构、钢结构、地基与基础、建筑施工技术、建筑施工组织管理……等等吧,你们搞路桥的勉强用得上一些。但和你的工作内容不是很对口。在我们现在所开设的专业里面,也就是工民建和你的工作最有关联了。"

江春生的手指轻轻抚过"工业与民用建筑"那几个字,心跳突然加快。他想象着自己学成后能看懂那些复杂的建筑图纸,能参与设计高楼大厦,虽然和目前所从事的路桥工程没有直接关联,但工程类的专业知识都存在诸多共性...…,好歹也算是用得上的专业,而且还能拿到大专文凭,这感觉就像在黑夜里突然看到一束光。

"就这个了!"他斩钉截铁地说,接过李老师递来的表格,一笔一划地填写起来。

李老师看了看他的表格,笑着说:"电大就是为在职职工提供学习机会的。只要肯用功,三年就能拿到大专文凭。"

杜会计热心地帮两人缴了费,又详细询问了上课安排。李老师解释说,主要是收听广播、看电视教学,每周日下午半天,来文化馆集中面授,平时自己看书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