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九章 蝗灾(2 / 2)

“在我们农家记录这么多年的蝗虫习性里面,我们发现了蝗虫出现的规律。”

说话姜牧从袖口里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。

然后他翻开道:“这里面记载的是近百年的蝗虫记录,按照我们农家的推断,原本去年,应该会有蝗灾,但出现了水灾,导致蝗虫没出现。”

“至于我说今年蝗虫会出现的原因,都在这上面记录着。我们农家发现,每次出现蝗灾的前一年,基本上都是缺水或者土地干旱,然后第二年才会出现蝗虫灾。”

“原本我们去年就想来京师汇报情况,但洪灾的出现,使得蝗灾没有出现。”

“不过这种情况,在我们农家的记录里面也出现过,过去百年里面,有三次是旱灾后第二年出现涝灾,然后第三年刚到丰年,便出现蝗灾。”

“大京如今便是这个情况,先是旱灾,又是洪灾。今年大概率是个丰收年,所以,按照我们农家的记录,蝗灾八成会出现。”

薛礼闻言将册子拿过来认真阅读后,却微微皱眉。

册子上记录的的确有些道理,但目前已经进入五月份,南方许多早稻和粟米在三月过了反寒期便已经种植。

可连续两个月都没有蝗虫的记录,仅仅凭借农家的册子便断定有蝗灾,确实有些证据不足。

甚至对现在的薛礼而言,世上任何事都要有问有答。

所以农家人如果拿不出确凿证据,他可不想院长去冒险,毕竟院长身后可是有四大世家随时背刺,这种大事一个不好,那可是重罪。

于是薛礼开口:“院长,此事毫无根据,还是先调查为好。”

姜牧和姜穗父女两人神色暗淡下去。

他们就知道这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官帽,绝不可能去承担如此大的责任。

于是父女两人就决定离开。

若非他们是看在百姓可怜份儿上,他们农家绝不想和朝廷的人相处。

当年诸子百家被朝廷追杀灭族的太多了,最终以儒家和法家为最。

这导致尚存的农家、医家、墨家等百家传人,再不敢抛头露面。

此次他们出现,也是下了大决心。

总之,这次他们要做的事情都做了,可他们人轻言微,如果后续真有蝗灾,那他们也没办法了,只能是大京的命。

而就在两人准备开口离开时候。

一直没开口的沈浩没有任何犹豫非常认真道:“好,这件事情我会上奏折告知陛下,而且今年也该防蝗灾了。”

姜牧父女闻言猛地抬头惊讶地盯住沈浩。

这位大京最年轻的公爵是什么意思,问都不问就接受了他们的说法?

一旁薛礼急忙道:“院长,这样的大事不能轻信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