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9章 记过往!(1 / 2)
雨过天晴,泥泞的土路被太阳晒得半干,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草木和泥土的清新气息。周辰刚帮着把院里的积水扫出去,周母端着一簸箕晒的半干的艾草走过来,又提起了修缮祖坟的事。
“阿辰,” 周母压低了些声音,“娘琢磨着,这修缮祖坟,光靠你和你哥出钱,怕是不妥帖。你爹昨晚也念叨呢。自打你把七星渔场那祸害赶跑,咱村的日子眼见着就好过了,家家户户手里都松快了点。这修缮祖坟是咱周家全族的大事,是不是……该跟大家伙儿言语一声?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哪怕出个十二块五毛,也是个心意!图个全族齐心,也让祖宗看着欢喜不是?”
周辰正弯腰擦着昨天沾满泥的自行车,闻言直起身。
他想了想,娘这话在理。修缮祖坟,不仅仅是花钱,更是一种凝聚。通知全族人参与,无论多少,那份心意和参与感更重要。
让大家知道周家的后人没忘本,也在乎根。
确实得喊大家一起来,这事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。
“娘,您和爹想得周全!” 周辰点点头,脸上露出赞同,“是这么个理儿!咱不指望大家伙儿出多少,就图个全族的心意到了,让祖宗知道咱周家现在心齐了,日子也好了!大头我和我哥出,大家随意,表个心意就成。”
周母见周辰赞同,脸上也舒展开来:“对!就是这个意思!你爹昨天也没想到,不然昨天就和你说了。”
“那就这样来。”
下午,雨彻底停了,日头暖融融的。
喝了五指毛桃炖鸡汤,美滋滋。
周辰推上自行车,叫上同样换了身干净旧衣裳的周父,爷俩开始挨家挨户地串门——专串那些姓周的人家。
他们先去拜访了村里年纪最长的几位“老寿星”。
一位是住在村西头的三叔公,快九十了,腰板还挺直,耳朵有点背,但精神头足。听说要修缮祖坟,老爷子激动得直拍大腿:“好!好哇!阿辰有出息!没忘了祖宗!这事儿办得对!”
他颤巍巍地让儿子拿出一个旧手帕包,一层层打开,数出几张毛票和一块五的整钱,硬塞给周辰:“拿着!这是我的心意!给祖宗修房子用!”
另一位是住在河边的五叔婆,八十多了,小脚,但眼不花。她拉着周辰的手,絮絮叨叨说了好些周家老辈人的事,末了也拿出攒的鸡蛋钱,凑了一块五,非要周辰收下。
就这样,父子俩蹬着自行车,在村里的小路上穿行。
进一家,坐一会儿,喝口水,说说修缮祖坟的事。消息像长了翅膀,很快传遍了周姓人家。听说周辰肯出大头,大家修缮祖坟的心气儿都很高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