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 清正立世(2 / 2)
“能令大理寺寺卿、寺丞二位大人踌躇,又能让朱大人舍生……”公仪淏卿看着朱延一点点分析,朱延抿唇不语。
“朱大人素怀济世宏愿,矢志为民。毕生劬劳于案牍之间,周旋于黎庶之事。终其一生,孑然一身,今夙愿未结,又怎会舍生赴死?朱大人不愿将实情告知本官,可见并非遭人胁迫,本官好奇,究竟是何人可以让朱大人这般置自己性命于不顾,百般袒护,究竟是何等恩情?可以让朱大人毅然决意替其赴死?”公仪淏卿眉峰愈挑,面色愈凛。
朱延身形渐颓,盯着公仪淏卿失神般陷入回忆。
公仪淏卿勾唇续而冷声攻心道:“朱大人为其尽心竭力,奉出一颗碧血丹心,可那人却不愿伸手搭救,若本官没猜错,大理寺之所以敢问斩大人,便是得了那人的授意,朱大人的忠心赤骨换来的却是见弃于人,朱大人,这样的结果,真的值得吗?”
朱延闻声面色似升起几分迷惘与痛苦,一时掩面苦思起来,他所誓死效忠,鞍前马后的也是在关键时刻弃自己于不顾,推自己挡刀的,他所认为正确的,却是罪大恶极的……
“朱大人,请将事情告诉淏卿,是冤诉,淏卿定要昭清,作奸犯科之人,也当俯首认诸。”公仪淏卿循循善诱,言辞恳切道。
闻言,朱延心下生骇,不由得向后退了两步,转而又不屑冷笑起来:“俯首认诸?”朱延眸子一片幽色:“公仪大人当真想知道?”
“但请朱大人详尽道来。”公仪淏卿点了点头。
“与我令那人……”朱延缓缓阖眸叹了口气,继而一字一顿沉声道:“是当今圣上!”
什么?当今圣上?!
公仪淏卿瞳孔骤缩,脑中一片空白,手指隐在袖袂中微微颤抖,唇抿成缝,一时气氛又凝滞压抑起来。
朱延郁郁冷笑起来:“公仪大人可听清了?正是圣上!”
见公仪淏卿冷面不语,朱延负手叹息回忆道:“胤贞十年正月十五,圣上下旨为圣祖皇帝敕修陵庙,期年二月初八,各地郡王各地郡王皆以效仿,为彰贤孝,以弘祖宗功绩威德,是故各封地皆相继补建修葺陵寝,题壁画,宣功德。”
“庐陵城素尚雅俗逸趣,是故丹青事业极富盛名,丹青之能举国最佳,庐陵西境又恰逢是康乐老王爷的封地,康乐老王爷为修葺壁画,曾召有一百余名画师,后为迎逢上意,又上请奏表从庐陵城调出两百一十三名画师赴京题壁,此后便有礼部祠祭司郎中裘宾鸿驰送官令文书一封,命我继续选送画师。”
“奉旨选送画师又与“画眉鸟杀人”一案有何关联?”公仪淏卿不解续问。
“画师题壁后是何结果,公仪大人难道不清楚吗?”朱延脸上闪过几分痛惜。
生殉!公仪淏卿心下一沉。
诸国各朝皆有先例,陵庙既成,需以血祭安魂,方能保社稷昌隆,换得陵寝永固,皇图永祚。于是,既为维护皇室尊严,又恐引起民间愤懑,这些内隐,便被奉为隐事秘辛,是所有人都不敢提及的禁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