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章 好的地方要学,有些方面……(2 / 2)

其中最让王作先头疼的就是,技术上面的缺陷,导致的质量问题。

很多工厂的设备,还是当年大苏“援助”的,过去二十来年,早就应该被淘汰了,可如今依旧作为生产上的主力在使用。

“上次你说的,村里的厂子要扩大产能,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?”

王作先也知道,这么多的问题,想要解决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。

想要完成出口任务,李家台子的工厂更显得十分重要。

“新招的工人已经培训过了,年前就陆陆续续地上岗了,再磨合一段时间,应该就没问题了。”

王作先点点头,但还是提醒了李天明一句。

“追产量要紧,但是,工人们也要有相应的保障!”

“都有,都有,我们现在学着钢铁厂和纺织厂那样,也在厂里施行四班三运转,大家的休息时间都有保障,另外加班费,夜班补助,还有夜餐费,全都向国企看齐!”

听李天明这么说,王作先也非常满意。

他还真怕李天明为了追产量,不顾工人们的健康。

“好的方面要学,可有些方面……”

王作先话说到一半,李天明便已经猜到了想要说的是什么。

“不会,现在厂里施行的是按劳取酬,每个生产小组的组长负责监督,干得多拿得多,干得少拿得少,大家伙的积极性都很高!”

见李天明理解了自己的意思,王作先彻底放心了。

“这就好,这就好啊!”

对大锅饭,王作先深恶痛绝,或许当初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,想法是好的。

只是不合时宜。

毕竟人们的思想境界还没高到那个份上,干多干少都一个样,谁还愿意白费力气。

按劳取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刺激人们的劳动热情。

本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,却在特殊时期被人大肆批判,还被冠上了ZB主义的大帽子。

这时候,刘秘书捧着几个饭盒进来。

其中两个是市委的标准工作餐,还有一个里面装着油汪汪的红烧肉。

“先吃饭,吃完饭,咱们再接着谈!”

李天明早就饿得不行了,听王作先这么说,也就不客气了。

抄起饭盒就开干。

王作先看着,不禁笑了。

到底是年轻人,吃饭都好像打仗一样,只片刻的工夫,李天明的饭盒就已经空了一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