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9章 小村之恋(2 / 2)

赵海生连忙站起来围着李向南看了好几圈,李向南搞不明白为什么赵海生总看着自己的屁股。

“你看什么啊?酒水洒身上了?”李向南问。

“你不是说奉献了自己吗?我就看看你完好没用,刘本善军人出身,我以为你被他打了一顿。”赵海生笑着说。

“胡说什么啊!我也是军人出身。真论打,老刘根本打不过我。”李向南说道。

“事情谈成了?”赵海生问。

“当然谈成了。做事还是要有技巧啊!各取所需,今天总算真切理解这个词了。”李向南说道。

“恭喜恭喜啊!有你这样的县太爷,你们古陵县肯定会有大发展。”赵海生说道。

“你也应该帮忙啊,你也是东省人,自己的家乡总该帮一帮。”李向南说道。

“我是东省人,又不是古陵县人啊。我是东省沂临人。”赵海生说道。

“沂临市下辖二区七县,古陵县就是沂临市最偏僻,经济最不发达的一个县!”李向南说道。

赵海生听了有点不好意思。

“哎呀,确实好久没回家乡了。有机会我当然会帮家乡啊,今天的事情不是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吗?”赵海生解释。

“还不够,再把你们那个淀粉厂搬过去吧?”李向南问道。

“什么淀粉厂。那叫人工合成淀粉研究中心!”赵海生纠正道。

“在群众眼里可不就是淀粉厂嘛。”李向南回答。

“看来要改一个名字啊,被人叫成淀粉厂可太不好听了。”赵海生嘀咕道。

“不管叫什么名字,你只要搬到古陵县就行,我也按照和刘大哥谈好的条件给你优惠政策。保管 你满意。”李向南说道。

“你和刘本善谈了什么条件啊,听你说的,好像你签了一个卖国条约似的。”赵海生打探消息。

“怎么能算卖国条约呢?这个条件对古陵县也不错。”李向南一听赵海生这么说,连忙把合同条件说了出来。

原来古陵县投资不多,但是国家给各地的贷款都差不多,所以古陵县的贷款额度基本上每年都闲置着,这次刘本善没在税收上要求减免,只是在投资以后,要求以土地和厂房为抵押,获得贷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