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 把当归和川芎去掉(2 / 2)
叶青云略作思考,继续说道:“我看这样吧,万医生,你把方子里的当归和川芎去掉,其他的保持不变就可以了。”
叶青云的语气十分肯定。
叶青云的这番话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,包括万紫、其他医生以及患者本人。
大家面面相觑,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应,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。
终于,万紫和患者宁某像是突然回过神来一样,异口同声地对叶青云问道:“这样就可以了吗?”
她们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味道。
叶青云见状,再次坚定地点点头,毫不犹豫地回答道:“嗯,这样就没问题了。”
医生众人回到办公室后,周仪琳立刻对叶青云说道:“叶医生,你给我们讲讲这堂课吧。”
叶青云微笑着点点头,然后开始讲解:“妇女如果不是在月经期却出现阴道大量出血,或者持续不断地少量出血,这种情况被称为崩漏。崩漏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,崩是指出血来势很急,出血量也很多;漏则是指出血来势相对较缓,但是淋漓不尽。而且,这两种情况常常可以相互转化。”
接着,叶青云详细解释道:“崩漏的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脏腑气血功能失调,导致冲任二脉失去固摄作用所引起的。在治疗崩漏时,我们需要遵循‘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’的原则。具体来说,就是要根据病程的长短、证型的虚实等因素,分别采用塞流、澄源、复旧这三种方法。”
最后,叶青云提到了宋代陈素庵对于血崩的论述:“妇人血崩,应当辨别虚实。如果是实证,就需要清热凉血,同时配合使用补血的药物;如果是虚证,则要升阳补阴,并且兼用凉血的药物。适合服用黑蒲黄散。”
"关于经水淋漓不止的问题,有这样一种说法:“妇人行经,多则六七日,少则四五日,血海自然就会干净。但如果拖延至半月或一月,仍然淋漓不止,这要么是冲任内虚,气不能摄血,要么就是风冷外感,导致血滞经络,所以才会点滴不断。时间久了,就会形成经漏,进而引发虚劳、血淋等病症。”
清代的傅青主将血崩分为七种类型,并认为:“血崩昏暗者,必须在补阴之中,施行止崩之法。方剂选用固本止崩汤。”“年老血崩者……方剂选用加减当归补血汤。”“少妇血崩者……治法自然应当以补气为主,而稍微辅以补血之品,这样才是正确的,方剂选用固气汤。”“交感血出者……使用引精止血汤。”“郁结血崩者……使用平肝开郁止血汤。”“闪跌血崩者……使用逐瘀止血汤。”“血海太热血崩者……使用清海丸。”
在治疗崩漏时,需要按照塞流、澄源、复旧这三个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,但重点在于塞流必须要达到明显的效果。因为如果崩漏的措施不得力,出血过多就容易导致虚脱。至于澄源和复旧,那只是在血止住之后,根据具体的证型来探求病因并进行调理善后罢了。
治疗崩漏的基本方剂通常以黑蒲黄散为主,其中包括炒黑蒲黄、炒阿胶、当归、川芎、炒白芍、炒生地、丹皮、炒黑荆芥、炒黑地榆、醋炒香附、棕榈炭和血余炭等药物,主要起到塞流的作用。在辨别寒、热、虚、实等不同证型时,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加减,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。
徐灵胎曾经说过:“崩漏必须使用补血的大剂量药物,并且要配合黑色的药物,大概是因为小剂量的药物无法达到治病的效果。”这一观点可谓独具慧眼,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,确实具有相当的可信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