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9章 草果与知母(2 / 2)

“而另一些病人明明体内有寒邪,却表现出热的征象,如发热、口干等。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的情况。”

“正如《伤寒论》中所记载的:‘病人身大热,反欲得近衣者,热在皮肤,寒在骨髓也;身大寒,反不欲近衣者,寒在皮肤,热在骨髓也’。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的症状特点。”

“在治疗这类疾病时,我们不能被表面的症状所迷惑,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采用反治之法。所谓反治,也叫从治,就是顺从疾病的征象,即假象而治的方法。具体来说,包括“热因热用”、“寒因寒用”、“塞因塞用”、“通因通用”等。”

“以孙某这个病例为例,他的症状乍一看似乎只是单纯的泄泻问题,但实际上,其背后的病因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。在此之前的治疗,或许仅仅是针对了表面的症状,而并未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,所以治疗效果才会不尽如人意。”

叶青云继续详细地解释道:“我为这位病人仔细地把了脉,发现他的脉象弦滑,舌苔黄微腻,腹部胀满。综合这些症状来看,这是由于湿热蕴积在肠道,导致传导功能失常,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受到影响,从而使得气行不畅。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,应当以调和气血、清热化湿为主,也就是我之前所说的通因通用之法。”

“果不其然,病人在服用了上述药物之后,大便变得十分通畅,排出了较多的脓血粘液,同时,他自己也感觉到身体轻松了许多,精神状态也有所好转。”

“然而,尽管如此,病人的肠道中仍然不时地传来鸣响,腹部还会隐隐作痛,一旦疼痛发作,便会有想要排便的感觉。鉴于这种情况,我决定继续沿用之前的方剂,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进行适当的加减。”

主治医师彭翔杰满脸疑惑地看着叶青云,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叶医生,您在药方里添加草果和知母这两味药,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?”

叶青云嘴角微扬,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,他的目光缓缓转向陈伟杰,似乎在鼓励他回答这个问题。

陈伟杰见状,赶忙站起身来,毕恭毕敬地说道:“老师,据我所知,草果具有燥湿温中、截疟除痰的功效,而知母则能清热泻火、滋阴润燥。将这两味药加入药方中,可以更好地清除患者体内的湿热,调和气血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”

叶青云静静地听着陈伟杰的解释,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,只是微微颔首,表示认可。

就在这时,一直沉默不语的许同辉主任突然插话道:“叶医生的用药确实精妙啊!他用草果来温暖脾脏、祛除湿气,同时又用知母来制约草果的燥热之性,这种配伍方法真是巧妙至极!我以前还真没见过有人能将中药运用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,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啊!”

许同辉主任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为之震惊。

他们暗自思忖着,原来叶医生不仅医术高明,对中药的理解和运用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,难怪连国医都对他另眼相看呢!

用药如用兵,这一精妙理论蕴含着对药物运用的深刻洞察。在医学的战场上,药物便是医者手中的神兵利器,精准调配方能克敌制胜。

如同将领排兵布阵,医生用药需审时度势。面对疾病,要先精准诊断,明晰病邪所在、病情轻重,这恰似知晓敌军的方位与实力。而后,依据药物的性味、功效,如同挑选合适的兵种。有的药物如先锋部队,迅猛攻克主要病症;有的则似后勤支援,扶正固本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