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 托保(2 / 2)

要是有几百上千人规模的匪盗,直隶总督都得亲自带兵过来剿匪。

倒是宣府,大同,蓟镇,这些邻近草原的军镇之中,马匪杆子数量多如牛毛。

燕山山脉绵延千里,还接着西边的太行山脉,匪盗要藏身太容易了。

大股官兵到,这些土匪马贼就化整为零,跑到山里躲藏起来。

官兵主力离开,这些家伙就聚集起来,打劫商队和村落百姓,气焰极其嚣张。

这里也是有特殊原因在。

北边到蓟镇面临的是东虏伪清的威胁,双方兵锋相接,隔几年就会有一次数万人乃至超十万人规模的战事。

西边宣大为主,面对的是套寇蒙古等敌对势力,更是几乎每年都会犯边。

还有更西边的叶尔羌部夷人,也是敌对,经常会爆发边境冲突。

导致大周的万里边疆到处都是烽火。

战事频繁,导致边境州县开发不足,地方力量不足。

盗匪马贼自然就兴盛起来。

这和前明不同。

前明开国时朱元璋雄才大略,手腕眼光独到,明军又能打。

百万明军西边推到哈密卫,东边直抵奴尔干都司。

现在草原上很多地方在明初都属大明管辖。

蒙古大量部落投降,内附。

成了大明屏藩。

女真诸部,也是臣服,领取大明银印敕令。

所以明初时,北方的环境远好过大周。

大周是赶走了伪清,将其驱逐出山海关,再追击到浑河一带。

至此,大周已经出尽全力。

若是继续交战,很可能造成军心民气彻底崩溃。

要知道,当时可是全天下都几乎打残了。

北方,江南,闽浙,云贵,两广……

到处是战场。

特别是四川,几成白地,人都死光了。

当时人的记录,到处是丛林荒地,房间倒塌,四处白骨,四处看不到人烟。

后来是几十年的湖广填四川,才又在清中期才恢复元气。

大周立国,战场主要是先在云贵,然后湖广,偏战场是闽浙。

最终在江南大破清军主力,北渡收复山东,河南,河北,在燕京又再一次主力会战,艰难获胜。

追歼逃敌至关外,但到了关外,八旗骑兵战力成倍增加,威胁加大,周兵则成了强弩之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