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 状况(1 / 2)
可惜的是,郭绍并没有因为唐山军攻占商州的事情,高兴太长时间。
就在他大宴全军的第三天,一则令他寝食难安的消息不胫而走。
大罗鹰扬卫主帅范伯文,居然脱离了功州阵线,准备回来找唐山军报仇了!
这跟郭绍之前的预想完全不同。
根据袁向庵的分析,范伯文率领的那部分鹰扬卫,绝对无法这么快回转过来。
即便范伯文的确有此想法,他也要能够做到才行。
不说鹰扬卫急速回转,会不会遭到皇甫观的衔尾追杀,就说功州梁家那一关,范伯文都很难通过。
功州如今乃是关中抵御西羌的最前沿,更是梁家的根基所在。
在未将皇甫观的势力赶出功州之前,梁家怎么会轻易让范伯文的大军脱离战斗,任由他调兵回转,找郭绍报偷家之仇呢?
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,所以郭绍才制定了先东后西的计划,试图快速解决潼关问题,再调转头来收拾范伯文。
谁知道还未等他出发东行,范伯文就出乎意料地离开功州,一路疾驰,直扑距他最近的蓝州而来。
“据军中事先安排的斥候探报,范伯文脱离功州战线后,并未遭到皇甫观的追击,也没有被梁家阻拦。
显而易见,这事是经过他们三方商议过的。
目前还不知道,范伯文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交易,才令皇甫观和梁家,全都同意他撤兵的。
但可以肯定,范伯文现在的确已经离开功州,快马加鞭直奔我们而来!”
拥州城外,原来由鹰扬卫驻扎的军营内,唐山军各级将校,汇聚在一起,共同商议如何应对范伯文的进犯。
郭绍先是将已经得到的紧急军报,当着所有人的面,令人详细讲解了一番,最后神色镇定地补了一句。
“情况就是这些,大家有什么要说的,现在可以各抒己见,踊跃发言了。”
这次是他在攻取拥州后,第一次聚集唐山军全体将官商议军情。
他现在既然已经知道,唐山军高层将领中有人准备图谋不轨,岂能不再加以防范?
聚拢全军大小将官,共同商议军情,既有拉拢基层将校的便利,也能更大程度的统一思想,避免因为军令传达不到位,而导致最终的战斗方向发生偏差。
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,虽然几个营的指挥使,并未在会议上多说什么,但那些第一次参加军议的基层将校,却表现得十分踊跃。
面临范伯文强兵压境的局面,他们好像根本没有多少惧怕的心理,反而还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。
这一幕,不得不让郭绍发出感慨,自己麾下好像都成了一群好战分子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