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一六章 说来话长(2 / 2)

董庆林虽然对崔美人一往情深,却没有守身如玉,身为董氏子孙,他不可能终身不娶。

在他认祖归宗的第二年,便娶了邓潜的妹妹为妻,可惜这位邓夫人没有留下子嗣便去世了。

董庆林虽然孝满后又另娶了,他与邓潜仍然是好友。

因为董庆林的关系,邓潜对崔荣很是看重,崔荣外放要去的地方,也是邓潜为他精挑细选的。

那个县矿藏丰富,邓家在那里有私矿,这也就注定,这个县的父母官必须,也只能是自己人。

崔荣初入官场,想要得到邓家的认可并不容易,他想要站稳脚跟,到任之后,便向邓家交了投名状。

那是一个年轻冲动却又一身正气的秀才,他查到邓家在开私矿,便悄悄搜集证据,准备送去京城,交给他仰慕的一位御史。

这名秀才,连同他搜集到的证据,都被贾家兄弟截获,一起交给了邓家。

这就是崔荣交给邓家的投名状。

从此,崔荣靠着邓家不但站稳脚跟,还从私矿里得到高额利润。

而那场地动,崔荣之所以没有及时救灾,是因为他把所有的衙役全都派给邓家了,哪里还有余力去救助百姓?

崔荣早就是邓家养的一条狗了。

而那时,董庆林的侄女已经进了东宫,做了太子妃。

而邓潜也已经做了次辅。

做了次辅之后,或许是为了避嫌,邓潜表面上不再与董庆林有往来,邓董两家虽然曾是姻亲,但是邓氏已经去世多年,又没有孩子,所以在世人看来,这两家已经没有关系了。

而董庆林对崔家依然很关照,崔荣的一个堂侄女参加选秀,在董庆林的运作下进了东宫,做了太子选侍,也成了太子妃的左膀右臂。

在外人看来,太子并不受宠,而做为太子岳家的董家虽然清贵,却没有实权,远不如三皇子。

可实际上,邓潜一直在暗中支持太子,只是他很聪明,做了很多假像,直到现在也没有露出马脚。

只是董庆林虽然关照崔家,可是在邓潜却没把崔家放在眼中。

一个三流世家而已。

至于曾为邓家看门护院的崔荣,早在地动之后,便成了弃子。

因此,崔荣花了不少银子,才托了邓潜的侄子,求到邓潜面前。

好在邓潜终于看到崔荣身上的剩余价值,把他调到了阜云。

阜云是个烂摊子,邓潜也只是想让崔荣在这里过渡一下,做出一点政绩,洗白以前的过失,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他所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