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2章 造型不一样,那是啥样的?(2 / 2)
楼阁的顶部,元宝形。
中间部分,“裙子”形,两角微微上翘。
下部是四个“柱子”支撑,柱子之间挖有凹槽。
楼阁两边雕刻的是两条鲤鱼。
鱼与阁楼的上部、中间部分,同样雕刻的有凹槽。
包括元宝形的阁楼顶部,“元宝”左右部分,也刻有凹槽。
之所以用这种雕刻方式,让其形成众多不同的凹槽,常顺觉得很大可能是为了放置不同的“颜料”。
砚台说不定是古代的书画家所用,并非只是写书法的人所用。
如果只是写书法,没必要把它雕刻的这样麻烦,让其有那么多的凹槽。
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砚台。
最后常顺仔细看了下它的材质,是青石,并非端砚。
“柴老板,这个砚台跟那个挂毛笔的架子,你是一起弄到的吗?”
两个物件都是大型号,所以他才有这样的猜测。
“是的,就是在一个人的家里弄出来的。”
对方说的很干脆。
看着这两样大件文房用品,忽然间给了他一种绘画或者写书法时的那种大气磅礴之感。
一对糖罐,是瓷的,柚子大小。
罐子的面上没有图案,不过写有字迹——“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”。
它的年份不是很久,大概是六七十年代。
或许对于现代的人来说,糖算不了啥,但在六七十年代,那可是奢侈品,一般人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糖。
5瓶老酒,一瓶神仙特曲,两瓶洋河大曲,一瓶五粮液,一瓶张弓酒。
其中洋河酒、五粮液是八十年代。
神仙特曲、张弓酒是九十年代初期。
两把提梁壶,一个是七十年代贴花“凤凰囍字牡丹花卉”壶。
另外一个是五十年代“松鹤延年”壶。
其中“松鹤延年”壶壶盖丢失了,盖子是后配的,用的木盖,是自制。
木凳是花鼓凳。
凳子的表面有漆木工艺,六面开窗,画有花鸟、吉庆图案。
旧书68斤,里面有两本相册、一本清朝时期的老药书。
两本相册,一本是八十年代结婚时的众多照片,另外一本是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照。
结婚时的照片,照的数量特别多,有一百多张,比常顺自己结婚时照的都要多不少。
这些照片,以迎娶、酒宴、闹洞房为主题。
其中闹洞房照的是最多的,有五六十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