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7章 别人的人生,也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(1 / 2)

从老家回到沪市,处理完桃子的事情,又恢复了之前的生活。

20号这天下午,五点左右,常顺在伍角场附近的拆迁区,一处棚户区、人搬走了的八十年代盖的房子里面“闲逛”。

刚进门,就发现客厅的一面墙上写着两行字:

“愿生西方净土中,九品莲花为父母。

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。”

字是用毛笔写的,直接写在了墙面上,并不是写在纸上贴到墙面那种。

这样的诗句,之前在拆迁区,他看见过,另外在一些佛教经书上面,他同样看见过。

“九品莲花为父母”,应该是一种人生遗憾,提醒其他人要在父母健在的时候,好好与其相处。

很多东西,只有在失去之后,永远无法得到时才知道珍惜,才知道有多重要。

但失去就是失去,像时间一样,无法逆转。

曾经的经历,到了一定年龄,特别是过了不惑之年,常顺对此深有感触。

当然,这种感触也只对人生中经历过磨难、受过挫折,对父母有过亏欠的人有效。

那些生活一帆风顺,过得好的人,可能不会有多大的感触。

现在看见,他一忽然间又想到了前世。

那时的自己,在外漂泊,年龄越大,越觉得亏欠父母太多。

单身的他,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,而每次回去,都能够明显感受到父母的衰老。

对于父母,分多聚少,亏欠了太多。

单从这两行字迹来看,这户人家必然有人是信佛之人。

另外信佛之人肯定也是对其父母有过亏欠之人,还很有遗憾的那种。

往对面另外一面墙上看去,常顺又看见面上贴着的有一幅画像。

这幅画是印刷画,面上印的是西方三圣。

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。

阿弥陀佛居于中间位置,大势至菩萨在左方,观音菩萨在右方。

在这份印刷画像的旁边,又写有字迹:

“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
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”

关于这些,去寺庙烧香时,在那些经书中,常顺同样看见过。

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,对佛、那些经书的了解可能认为是迷信。

但只有真正切身了解过的人,才能明白那些并非迷信,而是智慧。

这些,从另外一些佛学名句包括诗句就能看出来,举个例子,就拿两首诗来说:
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