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虚拟藏品(2 / 2)
“在这个炮火连天、好孕连连的夜晚,我依然坚守在岗,为自己站岗 为清纯打卡。”
(某人突然之间发了一段视频、黄的。)
“赶紧将那逼轰出去!”
“是啊!快抬出去,免得一会儿举报封了群。”
“速T!”
“吓人的是吧!”
(没过多久,发黄的、视频之人又把视频撤回了。)
“cnm,吓死老资了!”
“没了这个群,还怎么收货!”
“3000收创世,有的私聊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“浙”省SX市嵊州市,一辆房车上,常顺拿着手机正在翻看着一些已经被解散的群聊信息。
这些群聊信息,都是数字藏品发售期间的群聊信息。
一年多的时间以来。
通过手机购买数字藏品,跟家人一起,他们赚了差不多6000万。
一年多赚6000多万,说实话,对于他现在的身家其实并没有多少,算不了啥。
但他们投资的本钱其实并不多,也就差不多10万块钱。
10万,一年翻了600倍,这种赚钱速度,也不能说不快。
或许有人不信,但就是赚了那么多。
收藏经过时代的发展,与时俱进,已经从实体藏品发展成了数字藏品。
比如说:
“某探”、“某核”、“某一艺术”、“元某空间”、“元某世界”、“七某宇宙”、“某Box”、“某Tag”、“某寻数藏”、“某某彼岸”、“某某世界”、“未来某藏”、“某境森林”等很多很多。
经历过数藏的人都明白,玩这个有人是真的赚到了钱。
也有人被割了韭菜,亏得血本无归。
数藏就像古玩行业,经过了赚钱的红利期。
只是这个时间昙花一现,只有大概一年。
在这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里,有人抓住了机会,赚取了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。
也有人因为接盘,亏了钱,陷入了深渊。
常顺接触到“数字藏品”,是因为小舅子宋鹏,就在去年“某宝”发行数字藏品“敦煌飞天”、“九色鹿”时,宋鹏给他发了信息。
当时因为很多人还不了解这个,买的人很少。
不过常顺用他自己的手机、父母的手机、宋芫的手机、常书鸣的手机,直接将两种数字藏品各买了100份。
他其实还可以买的更多,但为了避嫌、引起某些可能不必要的麻烦,就没有买得太多。
毕竟这平台藏品的流转,需要半年之后。
不像有的平台,买了就能流通。
但就是这波操作,不到4000块钱,半年之后,却赚了近200万。
差不多500倍的利润。
数字藏品,为了拉人头,“庄家”发行的原价其实并不高,不过有人炒作,别人接盘的价格,却是高的吓人。
创世、首发,抢到就是赚到。
“一个创世一辆车、一套房!”是曾经的口号。
常顺前世开出租车听别人说到过,数字藏品在经历过短暂的热度之后,终究被腰斩了。
某段时间,一地鸡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