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你也知道用机器寻宝?(2 / 2)

这处房间,售卖的物品基本上是以钱币为主。

有各类铜钱、铜元、花钱、银元、银锭、纸币等。

也有一些铜杂件、纸类、石头类的东西。

常顺看的“三八红旗手”奖状,年份是82年的,他只是欣赏,并非购买。

这种奖状,包括证书、纪念章,在拆迁区,他都收到过。

放下这张奖状,他又看起了古钱币。

很多铜钱、铜元都装在了专用的册子里。

也有一些大的钱币像银元一样装在独立的塑料盒之内。

装在册子里的常顺并没有看,他只是肉眼扫视着一些装在塑料盒子里面的。

从这些铜钱的表面锈迹,细微特征看,很多应该都是机器探测出品。

也就是说,它们是用金属探测器寻找发现的。

不过这年头也正常。

相对于十几年前,现在全国各地的探友、寻宝爱好者已经遍地开花,有很多。

有职业寻宝的,也有业余寻宝的。

而科技年代,很多人都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玩,哪里不能去。

一些人发现了不能玩的物品,也会自觉上交。

因为大家的踊跃参与,保护了很多的珍贵文物。

毕竟如果没人寻找、没人发现,绝大多数要么毁坏、要么被埋没。

这些,亲身经历的人、特别是一些考古工作者,一线的人,都清楚。

“老板!这枚花钱多少钱?”

常顺在塑料盒子里面找了一会儿,发现了一枚道教题材的花钱。

这枚花钱直径约四公分,比较厚实,它的正面是文字,内容是:

“雷霆”、“降杀鬼精”、“太上老君”、“急急如令”。

背面有符文、八卦纹以及“敕令”二字。

其实在问价的时候,他就用手机从古玩相关的交易网上查看过价格。

科技年代,有手机就是方便。

网上的标价是800元左右。

“1000!”

老板过来看了看他拿着的钱币,说价道。

“你这个比网上卖的都贵!你看下这上面售卖的价格,才800块钱,大家都是贩子、是生意人,优惠点!”

常顺说着,还把手机给对方看了看。

“网上的品相没我这个好吧!”

老板回道。

“品相都是差不多的!600能卖吗,能卖我就要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