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这机器能够探多深?(2 / 2)

它们价值不大,一抓一大把,古玩地摊很难卖出去。

客户要是买的多了,两块钱一枚就有人出售。

甚至一些品相不是很好的,一块钱都有人愿意售卖。

“不要!我又不搞收藏。”

35岁左右的男人摇头拒绝。

“你这机器多少钱买的?”

似乎突然想到了啥,他接着又问了一句。

“差不多1500块钱!你想买一个吗?要是想买,今天厂家做活动,可能还有优惠!”

年轻人说着,把铁锹放下,用手指了下一处方向。

那边是活动策划方所在的位置,他们的车上就放有很多金属探测器,肯定也考虑到有人会购买的情况。

“我先了解了解,这机器能够探多深?要是探浅了会不会不好,据说好东西通常都是埋藏的很深的!”

35岁左右的男人继续打听。

“这种机器,你以为探测的越深越好吗?如果能够探2米,你想过挖土的难度没?

另外你如果有那个毅力,费了很大的精力真的挖了两米深,但当挖出来的东西只是一枚普通钱币或者是一枚普通箭头,你觉得划算吗?

机器并不是说探测的越深越好,而是能够信号稳定,可以有效识别各类金属才是最好的。”

“那你的这个机器怎样?可以有效识别金属吗?”

“我是业余爱好,机器很一般,跟别人的机器相比,差了太多。把我这个机器放到好机器一起,甚至会被干扰,无法有效探测!

你要是真想了解,自己用手机上网搜索,都啥年代了,任何事情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一定的答案的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着。

又看了一会儿,在这名年轻人又挖出来一颗子弹壳以及一枚“道光通宝”钱币后,常顺没再继续看他寻宝,而是又逛向了别的位置。

其中子弹壳表面也没有多少锈迹,应该还是活动策划方随机洒落简单埋在土里的。

这就更加验证了他之前的猜测。

至于为啥这样做,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。

这边位置很开阔,但寻宝人数量不少,密度相应也较大。

此时他又遇到了一名探友,这名寻宝人,年龄差不多有40岁,跟常顺自己的年龄相仿,应该是一位有着丰富寻宝经验的人。

这点从对方的装备就能够看出来。

此人用机器扫荡地面,哪怕遇到了金属,除了他自己,别人也是听不见声音的。

原因无它,他的耳朵上戴着一个耳机。

科技发展到如今的年代,金属探测器同样与时俱进,配备上了蓝牙耳机。

这就让户外探测活动不至于“滴滴滴滴”、“嘟嘟嘟嘟”的响个不停,让别人听见。

寻宝的私密性显着提高。

有了这样的耳机,在一定的情况下,哪怕不是现场开挖,先做上只有自己清楚的记号,晚点抽时间过去挖都行。

这人一边挖掘,一边摆动机器的探盘。

跟之前年轻小伙机器外放的声音相比,现在常顺听不见声响,自然也无法跟着判断土里物品的情况。

所以他只能看着,等对方把物品挖出来才知道大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