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这价格,他出的不算低了(1 / 2)

4月10号上午,DJ镇,拆迁区域附近某民房。

此时常顺站在了一楼的一套房子里。

这套房子占地面积约45平米,是一室一厅一厨卫的布局。

这是他刚租好的暂时用来存放物品的地方。

先前答应肖萌萌他们帮忙购买一些道具,他就来到了这边。

因为按照剧情的需要,除了古装、古代的一些生活用品之类的道具拆迁区比较少。

但是建国后——五十年代、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以及近二十年,那些地方还是很多的。

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色。

就拿穿衣风格,发型,使用的生活用品,那都是不同的。

曾经就有影视剧因为没有注意时代特色而出现了不少的穿帮镜头。

打个比方来说,你去拍宋代之前的电影,那个时期还没有青花瓷,你却让大家看到生活用品里面出现大量的青花瓷,很显然,这是不符合逻辑的。

既然要拍短剧,那就尽量还原那个年代的特征,少出现低级错误。

他租了这里的房子,就是打算收购一些那些个年代的衣服、帽子、鞋子以及其它的生活用品。

十几二十年前收到的那些,他都卖出去了,那时候给大量的农民工、工厂的工人等提供了服务。

现在,他收到的这些,会给那些群演、演员们用上、提供服务。

虽然网上售卖的肯定也有仿各个年代的衣服,但不管怎么仿,常顺认为还是没有真正那个时代的衣服穿着有感觉。

常顺租的这户人家的住房,家里有一个院子可以停放三轮车,另外安装的也有监控,东西放到这里还是很安全的。

为了更方便的开展业务,在租好房子之后,上午的时间,他又去购买了一辆二手电动三轮车。

对于现在的他来说,反正去哪儿都是打发时间、都是玩,还不如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让生活过得更加充实。

一切准备就绪,吃过午饭,他就骑着三轮车去了拆迁区域。

先前他来过这里的拆迁区,也观察过,现在做这种二手旧衣服、旧被罩、床单以及古玩的人并非他一人,而是有几个竞争对手。

不过有其他生意人也没关系,大家各收各的东西。

路过一处打印店,想到曾经的名片他早就放弃没有使用了,就走了进去,跟里面的业务员说过之后,订了200张名片。

名片的内容是回收拆迁区旧货、古玩、老酒、旧书之类,跟以前的名片大同小异。

制作名片需要时间,打印店的工作人员让他明天中午过来拿。

常顺至少有10年没有这样在拆迁区骑着三轮车开展业务了,以前用的是面包车,现在重新又做起了老本行。

想到自己所做的事情,他觉得现在又是一个轮回。

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”

目前的状况,跟那时年轻时候,感受又不一样。

“收头发辫子,收甲鱼壳,旧手机换菜刀、换剪子、换盆!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