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里面居然装着一叠钱(1 / 2)
再次来到拆迁区,常顺没去那两人装木料的区域,而是就近找了一户人已经搬走了的民房。
这处民房他也是观察过了的,属于八九十年代所建的房子,比旁边的几处2000年之后建的人去楼空的房子建筑年代早。
通常房子的年份越早,里面能发现的遗留下来的东西的年份也会越早。
而他也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更多具有年代特色的道具。
这户人家的住房,是两层楼,不过或许是考虑到了拆迁,上面又添加了一层。
对于拆迁区的民房私房来说,楼顶有条件进行加层的情况比较常见。
包括有院子的,有人还会在院子里面进行一些搭建。
这些经历过拆迁或者去拆迁区转过,观察过、了解过的人都能发现,也都知道。
房子里面的东西被不少人光顾过,很多有价值的物件,特别是能够当废品卖钱的都被人捡走了。
这房子包括附近的房子,还没被捡木料的人过来捡过,所以里面的旧家具,那些老实木柜子、老桌椅板凳、箱子、木桶之类都还在。
关于一些老的家具,常顺并不缺。
十年前那时的拆迁,他已经从拆迁区搜寻、购买过很多,并且都是一些有历史年代感的精品,把它们都放在了一处老仓库里。
还有其它的一些比较精致的民俗类物品,那时候他也囤积了不少。
十年前拍微电影布置场景,那时候他也提供了一些道具。
现在看见这些柜子、桌椅类的家具,他并不打算捡,也没有必要捡,仓库里面的几百个柜子、几千个桌椅板凳之类完全够用。
不过尽管不打算捡走,但看见了,他还是会观察一下它们木料的材质。
如果是好木料——金丝楠木、紫檀、黄花梨、或者其它的红木、名贵木料,那他肯定还是会弄回去的。
但这些木料在他仔细查看之后并非名贵木料,它们都很普通。
除了不打算要的家具,房子里也有一些其它类型的东西,常顺找了些以后或许能够当做道具用的物件,比如说:
几个普通的搪瓷杯、搪瓷碗,一个七十年代的雨衣、一把有布丁的八十年代的雨伞、一个八十年代的“沪牌”手提皮包以及一块七十年代的圆形玻璃镜子。
以前捡搪瓷制品,他都是有选择的捡,能够卖出去的才会动手。
不过现在作为道具,只要是那些年代的都可以要,普通的也没事,毕竟普通人家更多。
以现在常顺的心境,人本质上都是平等的——生老病死、精神灵魂。
而不平等的只有身份地位、外在的物质条件。
不过外在的物质条件、身份地位具有时效性,并非一成不变,也不可能永恒。
人的寿元有限,还有天灾人祸、旦夕祸福。
房子里面有木箱,把他选出来的东西能装箱的装进箱子,不能装箱的直接放到三轮车上,常顺又去旁边另外一户人家“扫荡”了起来。
“阿亮!你脚下那个丝袜看着鼓鼓囊囊的,有些不对劲,里面会不会藏着东西?”
当他刚靠近这处民房时,房子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话语声。
拆迁区这边目前人不多,这阵也没有搞回收的人、收头发辫子的人喇叭吆喝声,所以显得很安静,有很小的声响都能听见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