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我全都要(2 / 2)

甚至给钱就卖。

随着年轻人的不喜欢、不继承,想靠古玩忽悠人的时代已经终结。

国家给出来的500块钱奖励,那是最真实的价格,不能再高了,不论你的藏品有多好,它始终只是一件东西。

东西就只是个东西,仅此而已。

“是吗?那我有空了还真要多刷一下这方面的视频,多看看评论、多了解一下。”

聊着,他们就到了地方。

废品回收站有监控,房子的门虽然是关着的,但并没有上锁,周老板打开房门,常顺站在门口第一眼就看见了里面放着的5辆自行车。

除了自行车,还有两辆人力三轮车。

五辆自行车,它们的站架都是立体式,让后轮可以直接腾空,这一看就是二八大杠。

站架腾空,在不上锁的情况下,更方便修理。

“常老板,你随便看,看好了我们谈价!”

进入房间,周老板指着车子对他说道。

“行!”

他直接看了起来。

5辆车子,两辆凤凰牌、两辆永久牌、一辆飞鸽牌。

其中邮局用的是两辆军绿凤凰牌,看上去基本上没怎么使用。

它们属于特制,后面的支架加装了两个专门用来放包裹或者货架的可收缩“铁板”。

永久牌、飞鸽牌也是九成新。

车子是七八十年代的,真材实料、跟现在售卖自行车店铺的那些看着不一样。

“想当年,这样的车子可是载人载货的标配,你小时候应该也骑过这样的车子吧?”

他正看着,周老板又跟他闲聊。

“当然骑过,八十年代或者之前的人,一般都骑过,到了九十年代以后,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多了,二八大杠这种大自行车骑的人就逐渐少了。”

常顺回道。

“是的!随着时代的发展,到了九十年代,摩托车越来越多,逐渐代替了自行车,而2000年以后,面包车、小车逐渐又取代了摩托车。

这也说明物质条件提高了,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!”

周老板又说道。

“这些车子是怎么来的?我看你这也不像是收藏!”

没有附和对方的话,常顺又看起了两辆人力三轮车。

物质条件是好了,但现在人的压力,他感觉更大。

至于有没有八九十年代的人幸福,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

两辆人力三轮车年份要晚一些,是九十年代、两千年左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