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友谊跨越千山万水(2 / 2)

不过还好,自从交了简历表之后,人事那边一直没有打电话让她重改,这让小美彻底放下了心,总算顺利过了这一关。

调到这里已经快两年了,除了学校的老师和师专好友李岚外,小美都没和以前的小伙伴们,还有中学、大学的同学们联系。

其实她心里挺想大家的,但每当想要提笔给他们写信时,却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感觉很难找到合适的话题来聊。

其实小美刚来的时候,是打算给陈翠珍、徐翠玲还有袁红写信的。可是信写到一半才发现,虽然都还记得她们住在哪条街道,但具体的门牌号却忘记了,写好的信也不知道该寄到哪儿去。

这次回去,估计免不了要被她们三个数落一番了。小美想着,到时候买点这边的特产带回去,算是给她们赔个不是吧。

至于李岚那边,倒不是小美主动联系的,而是她妈工作的地方就在李岚家不远处,两人见面就会谈起她,于是,好久不见的朋友才又联系上了。

小美:

你好!真遗憾,你去鲁省的时候我刚好不在家。自从上次听你说起调动的事情后,我一直想知道你的具体情况,但又不知道从哪儿打听。不过巧的是,你妈妈工作的银行就在我家附近,我们经常能碰到面,聊天时自然也就谈到了你。

从你妈那里知道,你们目前在岛城的工作和生活都安定了下来,我也为你们感到高兴,有机会的话,我和老梁一定会带着孩子去那里看看你们。

老梁老家就在胶东,从部队退伍后,曾带我去过那里,了解那里的人和气候,正因为我嫁给了胶东人的人,所以那个地方是我向往的地方。那一年,由于现实种种原因,我们没能调去胶东,使我至今感到十分遗憾。我和老梁商量,既然如今回不去那里,那就等老了退休了回去度晚年吧。

我的工作总是非常忙,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本性就是‘牛’吧。有时干着很出火,前不久由于咱们一块开会那次我的论文和发言,教研室坚持要验收后观摩我的教学,结果在二中新的阶梯教室里,一块很大的场地,进行了大约有三百多人的公开课,他们请了教育学院及师专的专家教授,李渊博也参加了。

这件事对我的压力太大了,因为我还从没在这么多人的场合讲过课,不过事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成功的,现在我逐渐感到教书的工作已得心应手,从而也就喜欢它了。

听你妈说,你去了那里改行了,如果是这样,我觉得很惋惜,因为英语是我们付出了代价而学到的一点东西,弃之实在可惜了。而对于我来说,继续深造有些力不从心,所以眼下只好这样了。

至于老梁,他当了车间主任,每天忙的没白天晚上,家务几乎全部推给了我。现在里里外外压的我几乎抬不起头来,没办法,只叹自己命苦,也许今年能从他们单位分到一套楼房,眼下还在原来的地方住着。

现在我和所有人几乎不通信、不联系,过去的同学多数在青昆两区更无来往,总之师专一场只结下你们三两个朋友,你在九原时由于住的较远,各自又忙,来往甚少,实为遗憾,愿我们今后长通信,互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