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鲶鱼效应(2 / 2)
原来是这样。
“她打着三姨娘的身份欺负你们?”
苏庆阳支支吾吾,低声道:“那可不是……”
陈吉发觉得有些蹊跷,段瑾应该不是这样的人。
从接触看,那丫头有些心思,但还算光明磊落,性格上有些直来直去,容易得罪人。
苏庆阳这个家伙陈吉发也是知道的,平日里嘻嘻哈哈,其实很有点小农思想,喜欢把公事和私事混为一谈。
“有什么事见面了说清楚。走吧。”
苏庆阳点点头,小心翼翼将陈吉发引入商会的值房,才进门,就发现整个布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这里原本是个农家院落,被合作社收购作为商会值房后,便增加了两排房子,成了假三进的联排平房。
原本苏庆阳在这里办公,将最里面的整排留给他自己,外面三排混杂着账房、文书、库房和马房,和这个时代普通的衙门院落差不多。
陈吉发因为平常忙着搞战略规划、大政方针,这些细节并不太在意,只要各部门能按时交账就好。
但段瑾来了之后,首先就瞄准了这里,先是要了一排房子走,苏庆阳不得已将自己的那排空了两间出来,勉强容纳原先的人手。
然而不几天,段瑾又提出,要单独在商会设纺织部,要建立单独的账房、文书。
因为陈吉发在大冶,苏庆阳就去请示了熊韵芝。
熊韵芝怎么可能去管段瑾?
因此只搪塞几句:“段小姐是陈家的三姨娘,她想做什么,你如果有意见,该去问相公。”
苏庆阳没办法,得不到熊氏的支持,只能满足了段瑾的要求,给她单独设部。
但还没完,不几天,她就提出要对现在的商会进行改组:
其一是要将产业规划、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功能单列,设置“战略部”、“招商部”、“营销部”,原先的职能划分为“法规部”、“总务部”、“后勤部”;
第二就是在商会管辖下,按照现在的几个重要行业,包括纺织、酒、铁、粮食等分类设局,仿照宫廷八局规制,以及苏家湾现有的产业,先设置“织染局”、“器用局”、“酒酱局”、“农苑局”四个局,段瑾原先单设的那个纺织部,并入织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