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知否 如兰 26(2 / 2)
“以微末金帛,省亿万军费,划算。”
如兰轻笑一声,不掺丝毫情绪,却有破空之势:“自岁币增收以来,汴京繁华如旧,那这些岁币从何而来?”
“赋税不减,政策不改,多出的岁币不能出自势官富户的占田,不能出自世家勋贵的库房,更不能出自‘不丰’的国库。”
“朝廷宁可派兵镇压百姓起义,也不愿处置了这群官场蛀虫。”
庄学究已经明白如兰想说的是什么了。
“先生,您觉得大宋何时才能出一位能将这些毒瘤一一拔除的仁君?”
“纵使有仁君之姿,肃清朝政也需时运天机,辽夏又怎会看着绵羊变猛虎。”
如兰把最后一枚黑棋收入棋盒中:“有生之年,学生想亲眼见证失地收复,天下一统。”
庄学究晓得如兰这是在诡辩,在用尚未发生之事说服他。
但这些事都是朝政中实打实的隐患,被镇压的起义也是真的。
官家如今已没了变法的雄心,只求一个稳字,可弊在将来啊。
如今快要打出狗脑子的兖王与邕王,哪一个都不是如兰口中的明君。
可他这个小弟子出身文官之家,不通武事,又是女儿家,无法参加科举。
要是没有朝廷的支持,纵使收复失地,将来怕也是要毁誉参半,弄不好还会为上位者忌惮。
但他也知晓自己说不通,劝不动。
庄学究扫袖而去,未发一言。
至于刚出房间,就见到自己另一个有大主意的弟子时,庄学究气的胡子都飘起来了。
朱标挨了师长一眼后,摸了摸鼻子,没说话。
又一个死性不改的。
庄学究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。
被赶出庄家的两人对视一眼,索性回了留清书坊。
如今的书坊连先前的一半热闹都没有,仅几个前来送抄本的学子进出而已。
“生意真差。”如兰瘪瘪嘴,叹息一声。
朱标心中有些好笑。
留清书坊的经营求名不求利,大多数时候只是他们两人会面商讨的地方,真要说赚了多少银钱,不亏便是好极了。
说如兰爱财吧,为了打造船队商路,填了多少金银进去,眼都不眨一下;可如今却又为了这一间书坊的生意惆怅。
桌上有一果盘,里头各色时令果子皆有,如兰从果盘中挑了个甜杏吃。
“这次会试盛长柏中举被分到了实录院,盛长枫没中,盛主事估计高兴坏了。”
实录院是朝廷修整当代编年体史书的地儿,是个熬资历的冷门地儿,于当下这紧张的朝局来说,是再好不过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