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好好活着(2 / 2)

随着大臣们鱼贯而入,胡惟庸站在众人面前,龙椅之下,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势野心显露无疑。

“上朝!诸位大人有什么政务可以上奏了。”

“上奏谁?皇上不在宫中,难道要上奏给胡大人么?”吕昶冷哼一声。

果然非我阵营的人总想拆台啊,面对着吕昶的发问胡惟庸也是不慌,急忙祭出法宝——玉如意。

“见此物有如皇上亲临,皇上虽然不在,但是龙威犹存。我等又岂可因皇上出游而懈怠国事?吕大人刚才说的可有些过火,胡惟庸虽然身为宰相,在皇上出游期间负责建国,但是依旧是为皇上分忧,处理政务,倘若有觊觎之心,自有皇上与苍天定罪,但是在下行得正坐得正,自然不怕那些风言风语。”

胡惟庸的党羽们见状急忙起势,纷纷拱手行礼,齐声高喊。

“胡大人一片丹心,可昭日月!”

殿中非淮西党的人只觉得此话异常刺耳,但是也无可奈何。

“好了,诸位大人有何政事要商议?”

坦白来说,胡惟庸的能力还是有的,毕竟也是跟着朱元璋创业,李善长亲自提拔起来的人才。几件不大不小的政事,无论涉及到哪个方面,他都能给出准确的判断和中肯的建议,用朱元璋的话来说,如果不看人品行事,胡惟庸也是个人才,只是这历史上,越是人才越容易不得好死,曹操手下主簿杨修的经典故事,好像并没有让胡惟庸引以为戒。

从朱元璋离开应天开始,他就犯了两件愚不可及的蠢事。第一件事就是对朱元璋不够恭敬,在大臣面前狐假虎威。且不说朱元璋的眼线遍布朝野,就算等他回来大臣们和朱元璋一告状,也够他胡惟庸喝一壶的。其次就是朱元璋赋予你建国的权力,可没让你狐假虎威地上朝,接受大臣们的奏报,你胡惟庸未免太拿自己当个人物了吧,你以为手中是御赐玉如意,代表着朱元璋的权威,其实那不过是朱元璋把玩和偶尔充当痒痒挠的小物件罢了!

只能说朱元璋真的太懂人性了,如何让一个颇有能力,而且八面玲珑,处事圆滑的胡惟庸露出马脚呢?朱元璋给的答案就是:给他权力,给他天大的权力,让他放肆。结果很明显,胡惟庸没经受住考验,被权力冲昏了头脑。

胡惟庸在朝堂上捧着玉如意,露出一副与人为善的笑容,这份笑容到底有几分真假当然无人能分辨。

“在这里我要着重说一下某些官员,皇太子殿下整合商业部之后,下令天下所有人经商都需要商业部颁发的许可,而且要知道,官员是不允许经商的,但是我前段时间接到了举报,说有某些德高望重的大臣,因为家中清贫所以到闹市中摆摊卖字画,甚至给人算卦!都不用说官员,怕是把读书人的脸都丢尽了!我没有办法,只好把他的摊子收了,希望各位大臣可以引以为戒!这没钱可以跟国家说,可以跟亲朋好友借嘛,实在不行,还可以和我借!希望大家以后都要有读书人的风骨,可不要做这些有辱斯文的事情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