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 阿娘,这回真的装不下了(2 / 2)

旁边说话比较利索的老人补充:“前几日有商贩驾着骡车来,一车全给拉走了。”

全拉走了!鲁康两只手抓住屁股下面的钱匣子,他想下车但又要看钱,只好半个身子往牛车外探,努力听大哥和村民说话。

郑则也略微震惊,这回真是孟浪耽搁正事了,别的商贩已经来过,不知别村情况如何。不过听到这个消息,他内心更加坚定收竹笋干是有赚头的。

村民问他:“小伙子,红薯干还收吗,攒了一个冬天没人来收。”

已经迟人一步,此时再懊恼也没用,不如再问些有用的消息。郑则蹲到老人家坐着的石墩旁,说:“收,都收,有猪也收,不过今日还是想先收笋干,没想扑了个空,阿伯,笋干卖了多少钱一斤?”

村民们想着卖给谁不是卖,就把价格说了:“六文钱卖的,挖笋剥壳、煮熟晾干,哪样不是活?六文钱少不得。”

带壳鲜笋一文钱一斤,笋干收货卖到了六文......郑则点点头,应和说确实都是活。

转暖后,镇上干货店笋干一斤还卖到十八文,他卖给干货店估计也只得十一二文,六文钱收也还行。

郑则:“阿伯,附近靠山的村子还有哪些?”

古陂村也有从别处村子嫁过来的人,闻言热心道,“樵歌沟,圪节村,临泉村都在附近,就是山路难走啊,商贩不愿意走山路,到了我们村就不往里走了。”

郑则当时就在想,到底是多难走的山路啊让来收货赚钱的商贩止步于此,等牛车走到山脚一看,坡高路窄地颠簸,半个人影都没有。

鲁康为了让牛走得轻松些主动下了车,他满头大汗地抱着钱匣子,怀疑道:“大哥,这路真的能走吗?”

两人在古陂村村民指路下,一路往前,先来樵歌沟。樵歌樵歌,砍柴人传唱歌谣的村落……郑则抬头看,这也不像有树林柴火的地方啊,脚下的路越走越窄,地面凸起竹筐大的石头,能种谷物的土地间隔在群石中,少得可怜。

郑则喊停牛车,瞧见土地里冒出了植株苗,他看了看:“是玉米,他们种了玉米。”

这么碎的土地,乱石间隙也只能种一株株挺立不占地的玉米了。也是不容易。

“你在这里看着牛车,害怕吗?”郑则问鲁康。他打算沿小路继续往上走,看看尽头的村落是什么样的,是否有竹笋干。

古陂村的人说有笋干,但他来了之后却不敢肯定了。

鲁康老实说怕,他让大哥快去快回,脸上表情十分惶恐:“这里一个人也没有,要是他们把我抓走怎么办,满山都是石头你都不知道去哪里找的。”

郑则被小孩逗笑,“我很快回来。”钱匣子放在背篓里,砍柴的刀也一同放进去,稻草掩好后他快步往山顶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