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 一根你个大脑袋(2 / 2)

一百斤土豆在井边洗干净,泥水屯着浇菜,“阿娘,削皮吗?”

“不削,咱直接搓。”

郑大娘找出从前搓红薯的石板洗干净,斜放在木盆里,手上捏紧土豆在表面不平的石板上来回搓,磨出来的土豆泥堆积在盆底。

如此重复,直到所有土豆搓完。

“粥粥,去厨房隔间找块大的布巾,吊米浆用的那块。”

两人过滤掉土豆泥渣,粉浆存在缸里,一百斤土豆就得了这一小缸东西,周舟有点后悔,心疼道:“这么少。”

“没事,土豆粉条阿娘也爱吃,咱做点放着,想吃时不用花钱买。”郑大娘盖上木盖子,粉浆得沉淀一夜,明日再来看。

盆里剩下一大块一大块粉渣子,周舟说:“用来煮猪食,猪也能吃一顿。”

两人刚把院子收拾干净,郑则回来了。

“这次怎么这么快?”周舟惊讶道,家里还没做午饭呢!

郑则倒了一碗水喝,喝完坐下说:“情况和去年一样,税收没变化,听完我就回来了。”

十五岁以上、六十岁以下,人头税一百二十文一人;水田缴税三斗一亩、旱地一斗一亩。

家里人口多的村民眼巴巴等着,以为今年人头税能减少一些,没想到自从去年涨起来后就不变了。

有一大家子的孙向财听半天,最后叹口气背着手默默离开。

“一百二十文啊,”郑老爹听说后有些头疼,他家现在人也多啊!“粮食没入仓就得先掏一吊钱。”

九口人不就得一千零八十文嘛。谷子就去了一石五斗的税,老天爷,一亩上好水田才有二石又两三斗的谷子......

周舟和郑则对视一眼。

为缴税最提心吊胆的人是村长,他得挨家挨户上门询问,确保每一户都缴得起税,缴不起的千方百计帮其想法子,总归千万不能当着衙役的面闹出事来。

“村长爷爷,我家今年有土豆,分有卖鱼钱。”小树朝村长说道。

方素揽着儿子肩膀:“今年租种的几户人家收成都不错,租子没缺斤少两都运来家里了,我们家能缴得起税。”

只不过缴税后,除土豆外,家里粮食就不能再卖钱了,平日得精打细算省着吃,需还靠别的活计挣钱补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