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3章 百草堂之知母的故事1(2 / 2)

"所以咱们得先堵了张二狗的嘴。"王宁望着天际阴云,忽然听见前堂传来吵嚷。

"王堂主好大的架子!"张二狗的铜锣嗓子穿透风雪,"刘某特来请教,这'性寒伤肾'的说法,究竟是哪家的药典?"

二十几个灰衣汉子拥着张二狗闯进来,他腰间的翡翠扳指映着门口的红灯笼,泛着妖异的光。王宁注意到他靴底沾着新鲜的红土,那是知母塬特有的土质。

"张堂主来得正好。"王宁转身从药柜取出《神农本草经》,"本经上品载知母'主消渴热中,除邪气肢体浮肿',何时提到过伤肾?"

"刘某说的是配伍之忌!"张二狗的胖手指戳向书页,"知母配附子,不是要人命么?"

"那也要看用量。"王宁翻开《金匮要略》,"仲景先师用知母配麻黄,专治肺痿咳嗽。"

张二狗正要反驳,后院突然传来惨叫。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张阳踉跄着撞出来,衣襟上沾着暗红血迹:"堂主,有人......有人把知母塬的引水渠炸了!"

王宁的拳头砸在药柜上,震得青花瓷罐叮当乱响。他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,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:"知母性寒,却能滋阴;做人如药,需刚柔并济。"

"张堂主真是好算计。"王宁转身时已换上温和笑意,"不过刘某可知,知母塬的引水渠直通县衙的荷花池?"

张二狗的笑容僵在脸上,他身后的刘三突然低呼:"堂主,县太爷的轿子......"

青呢小轿停在门口,刘师爷扶着身着七品官服的县令走下来。王宁注意到县令腰间的玉牌上缠着红绳,那是张阳昨夜送去的《本草纲目》抄本的标记。

"王堂主,本县夫人的药......"

"正要给大人送去。"王宁示意张阳呈上药盒,"这剂知母贝母汤,专治肺热燥咳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