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2章 光头的隐忧(1 / 2)

淮南新闻发布会结束后,郭少华的讲话,像长了翅膀,飞遍了大江南北。

各大报纸纷纷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。

《大雍日报》的标题简洁有力:《淮南军歼灭东洋军两师团,珠城大捷!》。

配图是郭少华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照片,他挺立的身姿,传递出必胜的信心。

《中央日报》则以《淮南铁军,扬我国威》为题,详细报道了战斗经过和郭少华的讲话。

文章中,将淮南军比作“护国神鹰”,将郭少华誉为“常胜将军”。

一时间,街头巷尾,茶馆酒肆,人们都在议论着郭少华的主战思想。

卖报的孩童,挥舞着手中的报纸,稚嫩的嗓音在人群中格外响亮:“号外!号外!淮南大捷!东洋鬼子被打垮了!”

路过的行人,纷纷驻足,掏出几枚铜板,买上一份报纸。

他们迫不及待地展开报纸,贪婪地阅读着每一个字,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。

茶馆里,说书先生将惊堂木一拍,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淮南军的英勇事迹。

“话说那郭少华将军,身高八尺,膀大腰圆,手持一杆长枪,往那一站,东洋鬼子见了,吓得屁滚尿流……”

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。

有人激动地拍着桌子:“打得好!就该狠狠地揍这帮龟孙子!”

有人则感慨万千:“咱们大雍,还是有希望的!”

金陵城内,一座幽静的宅院里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,正坐在书桌前,仔细地阅读着报纸。

他戴着一副老花镜,手指微微颤抖,眼神却格外专注。

看完报纸,他摘下眼镜,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眼中闪烁着泪光。

“好!好!好!”他连说了三个“好”字,声音哽咽,“大雍有救了!大雍有救了!”

东北,吉城。

一座破旧的院落里,几个人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。

昏暗的灯光下,他们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,但眼神却异常明亮。

他们几位是东北本地的大学教授,在东洋鬼子拿下东北之后因为不愿意在东洋人的统治下苟活,一直隐藏身份,装作普通人。

一位戴着眼镜,头发花白的教授,将手中的报纸递给其他人。

“你们看看,淮南军打了大胜仗!”他的声音,带着一丝颤抖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