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65章 点名批评(1 / 2)
十一月初的滨州,初冬的寒意已钻进市委大院的每个角落。
常委会议室的双层玻璃上凝着薄霜,暖气虽开得足,却压不住满室的凝重。
长条实木桌两端的铜制铭牌泛着冷光,桌上摊着的《市信访局工作督查简报》,首页贴着张彩色照片:市信访局接待窗口前,一位白发老人正半蹲在地,脊背弯成弓状,双手吃力地递着材料,而窗口内的工作人员却端坐椅上,神情淡漠。
沈青云走进会议室时,常委们已陆续到齐。
他没像往常那样先寒暄,而是径直走到主位坐下,将手机往桌上一放,屏幕里循环播放着昨天在信访局拍的视频:镜头从矮窗口缓缓扫过,标尺显示窗口高度仅七十厘米,几位上访群众或蹲或跪,膝盖抵着冰冷的瓷砖,说话时需仰头才能让里面听见。
“先看这个视频。”
沈青云的声音比窗外的霜气还冷,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点了点,淡淡地说道:“昨天中午,我在小饭店刷到群众发的短视频,下午就去了信访局。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?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全场,一字一句的说道:“老百姓来上访,是带着信任来的,结果呢?得弯着腰、低着头,像求人施舍一样说话。而我们的工作人员,就坐在里面看着,连句您慢点都没有,呵呵,这就是咱们滨州的信访窗口?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态度?”
市长刘彦昌刚端起的茶杯顿在半空,他凑近屏幕细看,眉头越皱越紧:“这窗口怎么会这么矮?设计的时候没人觉得有问题吗?信访局是老百姓找政府说理的地方,弄成这样,不是把人往外推吗?”
“问题不仅在窗口矮。”
沈青云拿起桌上的照片,递到刘彦昌面前,直接说道:“昨天我在窗口后面坐了半小时,亲身体会了。里面的椅子高度刚好,桌子也够宽,工作人员办公毫无阻碍。可外面呢?没有凳子,没有置物台,老年人蹲久了腿会麻,残疾人连递材料都费劲。李兵同志,你是信访局长,你给大家说说,这窗口是谁设计的?设计的时候,想过老百姓的感受吗?”
列席会议,坐在斜对面的李兵猛地站起身,额角的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。
他双手攥着桌沿,指节泛白,声音发颤:“书记,这、这窗口是去年改造的,当时是为了规范接待流程,参考了外地的‘封闭式窗口设计,没、没考虑到高度问题……”
他是今天早上被通知的,要求自己来参加市委工作会议,虽然是列席,但李兵知道,这就是对自己的批评大会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