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6章 拆迁难题(2 / 2)
谢维良的处理方式他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工钱这个东西跟其他的款子不一样,的确不能拖,因为参加道路工程施工的基本上都是柳南镇当地的年轻壮劳力。
一方面这些人本身就不富裕,等着这笔工钱过日子。
另一方面镇政府的口碑也很重要。
柳南镇的建设工作才刚刚开始,如果落下一个拖欠工程工资的名声,那后面很多事情就没办法开展了。
现在柳南镇真要说有什么优势,那就是随着绿色产业落地,不少外出打工的壮劳力都留在了老家。
这些人本身就是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,不把这一批人留住的话,那发展就是一句空话。
“要不…您看我们先把丰水投资账户上剩下来的那100多万先拿出来用一下?”
见黎卫彬的眉头皱得很深。
谢维良也只好试探着说道。
然而闻言黎卫彬却直接摆了摆手。
“这笔钱不能动。”
“马上就要进入采摘期了,到时候运输这一块也要花钱,虽说销售的问题不用担心,有丰水那边兜底,但是仍然要防止意外情况出现。”
这次丰水县跟柳南镇合作。
800万的款子可不好拿。
按照当时的合同规定,柳南镇这边大棚的产出是不做销售的,到时候会直接交给丰水县那边。
销售收入丰水县扣掉一部分的分期债务以外,会收取一定的分红,然后剩下的才是柳南镇的款子。
要说吃亏嘛肯定是吃亏。
但是柳南镇也算占了便宜,既用了人家的钱,也用了人家的销售渠道。
实事求是地说,如果不是因为他黎卫彬,丰水县那边未必会答应这一次合作。
毕竟借人家的鸡下自己的蛋,天底下哪有这么美的事情。
这笔钱如果真的挪用了,到时候就不是简单的违反合同问题,而是会惹出极大的麻烦。
黎卫彬自认为胆子大,但是也不敢在资金使用方面动歪心思。
“这个事情我再想想办法吧。”
“窑厂那边我下午去看了看情况,目前业务方面增长的趋势比较明显,今年的利润应该会比较客观,按照柳江的预计,保守估计年底的利润会达到500万左右。”
“到时候这笔钱肯定要至少拿一半出来用于镇上的配套设施建设,另外我打算在柳南镇成立一个运输公司,你回头琢磨一下这个事情。”
成立运输公司的事情黎卫彬早就有所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