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1章 佛闻弃禅跳墙来(1 / 2)
秦云东也不想隐瞒,坦诚讲出自己的看法,并希望唐群峰能支持辛胜利的改革。
唐群峰沉默不语,他在计算利弊得失。
按他的真实想法,当然倾向于鲍乾清的方案,但他需要衡量这样做的后果。
封老爷子通过秘书已经明确告诉他和秦云东搞好关系,不要发生不必要的冲突。
现在他不得不佩服封老爷子的远见卓识,上个月才进行的全国会议说明,大领导对秦云东是高度认可的。
如果他和秦云东发生政策性冲突,意味着立场不正确,绝对会影响他的前途。
而且,槐荫市的国企改革明显属于不必要发生冲突的范畴。
因为槐荫国企把刚修补好的关系再次推向紧张,似乎很划不来。
秦云东不只是未来之星,还是本届省常委,不能让秦云东满意,那就很可能在接下来推行的各项改革也会给唐群峰使绊。
该妥协就要妥协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
唐群峰已经拿定主意,但并不想立刻松口。
得来得太容易就不会珍惜,他要让秦云东费点脑子。
“云东,我想先听听你的想法。”
唐群峰夹了一口菜,说得四平八稳。
秦云东并不知道他想什么,还是很认真地给他做趋势分析。
秦云东认为,槐荫国企过去一直都占有槐荫市GDP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额,如果把国企卖掉变成房地产等商用项目,看上去GDP没有受到什么损失,但炒房子的GDP只是泡沫,没有可持续性,也解决不了大量的就业人口。
一旦地产热退潮,槐荫市的经济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。
“老唐,槐荫市就算建立起高楼大厦,那也只是表面的繁荣。我建议保住国企,是阻止产业空心化,也是为槐荫市保住赖以生存发展的根。”
秦云东的讲解都是站在唐群峰的角度讲,他相信作为经济学者,唐群峰完全能理解。
“云东,我同意你的观点,一座城市必须有支柱产业存在,去工业化要不得。但是……支柱产业是否就必须是国企呢?”
唐群峰确实精通产业经济,他肯定了秦云东的思路,就是否定了鲍乾清不计后果地甩卖国企。
他很熟练地举出霉国的例子,五大湖沿岸的工业带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发展成为美国制造业核心。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衰退,上世纪末产生严重危机,而在本世纪开始这五年人口净流出超1000万,25-44岁劳动力占比下降15%,进入了产业空心化局面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