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家有梧桐树,引来金凤凰(2 / 2)
“这是啥?”
“祖传秘方,里头是中药材喝了强身健体,长力气。这几瓶药膏,专治跌打损伤。”
李子民知道黑省是苦寒之地,赵叔去了遭罪。
他也尽份心意。
“哪来的?”
赵卫国没听说,老李祖上有这门手艺啊。
“地摊收的人家祖传秘药,花了百八十块呢。听人说,秦始皇吃了绝对熬死刘邦,项羽。”
赵卫国嘴角抽了抽,感觉李子民被骗了。可想了想,还是收下李子民的一片心意。
告别赵叔。
李子民拦了辆三轮车直奔粮店,他计划囤粮食,越到后头粮食越金贵,有钱都难买。
“老板,买得多,有优惠吗?”
李子民找了家私人粮店,随口问道。
“粮食不愁卖,买多买少一个价。也是搁现在,早几年,你想多买,我还不乐意卖呢。”
粮店老板一脸神气。
解放前囤货居奇,粮食一天涨几次。越是天灾人祸,挣得越多。不像新政府严控粮价,还有公家粮店平抑粮价。
李子民撇了撇嘴。
万恶的资本家。
反正都是秋后蚂蚱,蹦跶不了几天。
李子民看着柜面上的粮食,决定细粮为主,粗粮为辅。主吃细粮,粗粮搭着吃,负责打掩护。
细粮是白面,大米。经过精加工,口感细腻。
粗粮是玉米,小米,紫米,高粱,燕麦,荞麦等谷物。还有绿豆,红豆,红薯等。
这些没经过精加工,营养不缺,但口感差。
特别是京城家家户户吃的棒子面,就是连同玉米棒子一块磨成粉。口感贼粗糙,吃了刮嗓子。
李子民扫了眼价格表。
大米是一毛五一斤,白面是一毛六一斤,棒子面八分一斤,红薯两分一斤,绿豆.....
还有花生油卖,七毛七一斤。
“大米一百斤,白面一百斤,棒子面五十斤,红薯五十斤,花生油五十斤......”
为了不引人注意,李子民跑到德胜门采购。
每样采购了些。
又找了板车将成堆的粮食运到城外,人一走,又收入空间。李子民一连操作几回。
很快,花了七八百块。
“唉,钱不经花。”
李子民想舒舒服服躺平。
除了粮食,还有柴米油盐酱醋。
鸡鸭鱼肉,果瓜蔬菜,布匹煤炭,烟酒,各种日用品等等。总而言之,李子民有挺大资金缺口。
“王队长,够快呀。”
李子民回到四合院,发现王队长带着施工队恭候多时,连忙给人开了门。
“工期紧张,要想保质保量一切从速嘛。”
王队长一脸乐呵,能遇到一个大方主顾,他和手底下工人干活有劲。
李子民招呼几人进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