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广交会(1 / 2)

1981年10月15日,第50届广交会正式开幕。

作为会展行业的资深人士,肖爱国怎会不知晓这一盛事?

他不仅熟悉这个展会,还曾作为主办者与众多大采购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。

尽管80、90年代的采购商对他来说并不熟悉,但他清楚哪些采购商是长期来华采购的。

他的目光特别关注了老鹰国的沃尔玛、克罗格等大型商超。

经过调查,他得知这两家公司都参加了本届广交会。

而且,这两家公司的负责人他都认识。

当然,这是指他的前身认识并接待过他们。目前,他们之间尚未建立联系。

在吉大省展团,红星锦秀被分配到的展位仅有2米*2米的展位,总共才4平方。

这是通过利用红星机械厂的名额合并两个展位才达到的。

在1981年,能够获得展位已经非常不易,更不用说后世动不动就特装五六百平方米的规模了。

肖爱国的展位布置得非常简单,一半空间摆放暖风机,另一半则摆放电风扇。

他特意在广州订做了两个柜台,每个柜台有四层,每层摆放四台电风扇和暖风扇。

面向人流动线的第一个柜台摆放暖风扇,第二个柜台则摆放电风扇。

这样,所有经过的外商都会感受到16台暖风扇散发出的热风。尽管10月份的广州天气依然炎热,但经过暖风扇区域后,再被风扇吹来的凉风所迎接,这种广告效果是极其显着的。

实际上,主办方最初并不允许肖爱国这样做,但在他支付了元电费后,主办方才勉强同意。

柜台旁边还写有产品的“特点:柔和、功率小、省电”。

这一次,公司派出了30人前来参展,但4平方的展位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。实际上,有23人身穿统一印有锦秀风扇标志的服装在展馆内派发传单。

加上肖爱国本人,展位上只有8人。

从早上9点开始,被摆放在展位外面的风扇和暖风扇吸引进来的外商越来越多。幸运的是,大部分外商都自带翻译,这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。

在市场中,优秀的产品总是能吸引人们的目光,受欢迎的产品自然也不例外。

没有人会忽视,暖风扇作为首创产品,在严寒地区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,尤其是在并非每个家庭都安装有空调的情况下。而且,考虑到当年经济形势并不乐观,人们自然会更加注重节省开支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