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买椟还珠?(二)(2 / 2)

“如果不接受,我就会对伯利恒钢铁厂进行扩建。”

“我设备都已经下了订单了。”

陈部长愣了一下:“5亿美元?这可不是个小数目。”

“是的,”肖爱国说道,“我可以签一份协议,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将包钢的产能提升到2000万吨,并且每年上缴不少于40亿的税收。”

“我们生产的全部是超强度钢,我们在老鹰国市场的零售价是1200美元一吨。”

“年产值240亿美元。”

5年后的税收(前2年免企业所得税,第3-5年减半),预计会超过150亿美元(按利润90%来计算,用AI计算要缴的税是154亿美元,当时的税收是非常高的。这也是导致有些企业去避税)。

陈部长深吸了一口气:“肖总,你的诚意很足。我会把你的提议转告赵省长,看看他们能不能接受。”

“谢谢陈部长。”肖爱国挂断电话,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。他知道,这笔交易已经接近成功了。

几天后,赵省长再次召开了扩大会议。这一次,有头包市的主要领导及工人代表。

“各位,肖爱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。”

赵省长说道,“他愿意投资5亿美元,用于包钢的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,并且承诺不裁员,高管全部留任。但他要求全资收购包钢。”

会议室里一片寂静,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。

“省长,如果我们接受这个方案,包钢的未来会怎样?”一名工人代表问道。

赵省长看了看手中的文件,缓缓说道:“如果肖爱国的承诺能够兑现,包钢将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顶尖的钢铁企业。”

“我们的工人不仅能保住工作,还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。”

“可是,我们真的能相信他吗?”另一名高层问道。

税务厅的厅长此时站起来说:“他有多家的企业,光是下海市的LED产业,出口额就超过600亿美元(显示+灯)。”

“利率超过200亿美元(AI计算)。”折算成人民币,560亿。

“日照市的钢铁厂年产1000万吨钢铁,出口额80亿美元(没有超强度钢的价格高),利税23亿美元(AI计算,此时还是免企业所得税)。”折算成人民币60亿左右。

“如果按1200美元每吨,年产2000万吨,5年后,我们的税收154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431.2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