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9章 走向人才垄断(一)(2 / 2)
“我和她都在基金会工作。”
“她是副会长。”
“我和她一起回来,要在各个大学、高中进行宣传。”
“以及留学生的前期申请。”
与此同时,院子的另一头:
“你和小陆谈恋爱了吗?”
“爸,我和他只是在同一家公司工作。”
“你不是还有一年才毕业吗”
“没毕业就不可以工作啊?”
“你是为了他才去他们公司工作的吗?”
“当然不是。”
“我们碰到肖爱国了?”
“肖爱国碰到我们,聊一会,觉得留学生很艰难,就决定成立一家基金会。”
“专门给留美的自费生赞助生(公费生不赞助)。”
“是无条件的。”
“我们今年已经给老鹰国的大部分自费留学生发了钱。(有些条件好的,看不上)
“现在是回国,扩大赞助的范围。”
“怎么扩大?”
“之前去老鹰国留学的都是本科生。”
“现在我们决定在各大高中就开始赞助一些优秀学生出去读本科。”
“你们有头绪了吗?”
“陆景阳和外事局联系过”,外事局是专门管理留学工作在内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。
所有留学生都是归这个部门管理的。
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因为申请不到留学资格,或是因为没钱自费留学的。
就当时留学的费用来说,光是去老鹰国的机票都要3000元人民币,一个人的工资还不到100元。要不吃不 喝3年,才买得起一张机票。
这也是普通家庭没办法自费留学的原因。
而基金会之前的资助办法,是留学生到了老鹰国才给。
无形中把一大批贫困学生给刷掉了,特别是连机票也买不起的那一部分。
这次陆景阳和陈妤回家,就是要在这边成立分公司。
进行大规模的宣传,让贫困的学生可以在申请前就知道只要被录取了,就会有赞助。不需要为钱发愁。
这样可以大幅的提高老鹰国学校的申请数量,自费出国人数的数量。
但同时还有一个大的风险,就是抢了公费生的生源。
之前去当公费用,无非是自己没钱,需要国家给自己出费用,但毕业后要回国工作。
现在自费生有人赞助了,毕业后不限定在哪工作。
大部分会选择自费生。
当然,有一些并不想在外国工作。
特别是委托生。
他们在单位就有工资了。
留学时单位工资是续陆发的。
甚至有些地方出了规定,留学的学生归国后,在半年或一年可以升为“科长”,这可是极有诱惑力的。
有些人工作一辈子,到了退休,也仅能当一个科长。
现在海归就可以当科长,这简直是一条通天大道(印象是这几年才取消这个政策的,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查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