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由盛转衰(2 / 2)

“怎么不好了?慌慌张张成何体统。”

李安也不管他。

“我们之前和现在客户,宣布不会把订单交给我们了”

“这有什么好担心的,我们的订单本来就是每一笔订单,都是要重新谈价格的。”

生意好的时候,航运公司巴不得按天来收费。

之前包船王和英国石油公司签长约时,还受到嘲笑。

但随着整个行业陷入低谷(订单减少,虽然石油下降,成本大幅下降,但运费也跟着下降)。

长约的优势就显露出来。

“这些公司认为我们东宝航运的运输不安全。”

“这是胡扯,我们的运输什么时候有过不安全?”

“哥,我们刚购买的包船王的油轮,货主英国石油公司不认可我们的交易,认为我们没有能力管理油轮。不愿意把订单给我们。”

李云本来就不认可长约协议,只是现在订单很少,有长约至少保证不会亏,还能小赚一些。

虽然赚得少,但是旱涝保收的业务。

这也是李云抢着收购包船王油轮的主要原因。

“这不是更好吗?短约反而可以让我们能够赚到更多的钱。”

“但是这些所有的订单加起来已经超过了85%的业务。”

“不可能吧,你是不是统计错了?”

“怎么可能85%?如果是8.5%,我还相信。”

“是真的,原来我们有些订单都已经快签了合同,或者是已经签好了合同的,别人现在是宁可付违约金,也不愿把订单交给我们。”

“之前包船王的油轮业务占所有航运的75%,而我们收购之后,油轮已经占我们60%的业务量了。”

“我担心会发生连锁反应,我们到明天订单可能会跌的更多。”

不要说85%了,如果业务下滑15%都足以对股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。”

“之前公司勉强能保持盈利,但是购买了泰国的tp航运之后,整体业务已经处于亏损状态了。”

“我们把tp航运买过来之后,他们的订单几乎为零。”

“对了,李安,英国石油公司签了长约,如果现在毁约,他们不是要赔偿我们巨额的赔偿金吗。”

“长约今年9月就到期了。”

“他们最多只要赔偿合同期5个月的30%。”

“要赔偿给我们的金额很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