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 既视感(2 / 2)

这是华夏民族千年以来的历史传承之物,也天然象征着他们文化的源远流长。

“感觉好像能够看到那个工匠在雕刻兵马俑时候的场景。”

“他是不是也在像我们这样平视着这座雕像,一点一点地看着它成为最终的这个形态。”

顾言点头道。

他仰头看月亮的时候,会想象在那轮月亮底下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。

几千年来的文人雅士,贩夫走卒,都是在这同样的一轮月亮下经历自己一生的场景。

每每看到月亮,他便能够感受到自己似乎和那些过往的人同在一处。

而眼下,这座兵马俑眉间上的指纹,带给了他一样的感受。

或许那是个刚刚雕刻没几年的新工匠,过于专心雕刻细节时,不自觉地便将手按在了这兵俑上。

又或者他是个资深的老匠人,只是在工作时好奇着以后会不会有人看到自己的这个作品,就悄悄地留下了这个独属于自己的印记。

没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真相是什么样的。

但在这尊栩栩如生,像是真正在看着他们的兵马俑身上,大家都感受到了那种历史的恢宏磅礴感和艺术的精致。

直到从展厅里走出来,大家才从刚才那种被硬控了的状态中脱离。

周然拍了拍脸,还是觉得像在做梦,同时也有些兴奋:“我们的文化这么悠久,为什么还要在外国流行文化中去寻找可以发扬的点。”

因为说唱这种音乐形式是从国外流行过来的。

包括周然在内,一代又一代地说唱歌手们,总是会去搜寻国外的优秀作品。去解析他们的风格和创作形态,从而吸收他们的精华将其传扬到国内来。

这样当然不会是错的,可看了刚才的那一切后,周然只觉得他们明明能够做的更好。

他兴奋到像是发现了一个此前未曾知道的宝藏,道:“外面的东西再好,总归不是自己的。”

“我们的说唱肯定要弘扬的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悠久文化。而不是永远只在攻击和反击的循环里,在车子、房子、女人这种混乱中取材。”

他说后面这段话的时候声音不大,在眼下这种满是惊呼声的嘈杂环境里,大多数人是听不到的。

也就站在他身边的顾言和陆寒听了个分明。

“说的没错。”陆寒当下便拍手叫好,顾言更是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
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,但愿不愿意去做,有没有行动去真实地做,这就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了。

“我们的音乐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早出现的,当我们的先辈发现了宫商角徵羽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