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夫子(2 / 2)
徐文俊恭敬回答。
范夫子见其大大方方,回答得体,也有了些期待:“那我问你,你科举的目的是什么?”
徐文俊想到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,微一沉思如实说道:“光大我徐家门楣!”
范夫子点头,这回答虽中规中矩,但确实肺腑之言,
“既然如此,我便收下了你。”
两人齐齐行礼:“多谢夫子!”
范夫子继续说道:“我这里设甲乙二班,初学者进乙班,只是想识点字会算数的在乙班学习一年也就可以了。”
“需要进一步学习的,得到我认可便可升入甲班。你便先进乙班吧。”
“是,夫子。”
“准备好千字文,笔墨纸砚,正月二十三开学。”
“好的,夫子。”
父子二人退了出去。
出来徐云虎便高兴说道:“二郎,你终于可以读书了!”
徐文俊也很是高兴,识字后,一些后世的知识也可以找到理由正大光明的拿出来了。
河口集书斋。
“这么贵??”
徐文俊惊讶!
“二两银子一本的书是最便宜的,书本哪有便宜的。”
乡下的集市也就卖卖基本的启蒙书,书斋的伙计见到乡下人嫌贵也习以为常。
徐文俊心想,也就是在这河口集独家生意,估计去到县城这薄薄一本书要不了这么贵。
失算了,上次去外祖父家应该顺便去县城买好书。
况且这笔墨纸砚都贵的很,最后无奈都选了最便宜的。
买了一刀最便宜的毛边纸100文,毛笔30文买了一支,墨条50文一条买了两条,最便宜的砚台买了一个240文。
这就是现在徐家差不多半个月的收入没了。
徐文俊读书勤奋些估计半个月纸墨就得买一次,古代读书的消费也难怪普通家庭难以支撑。
出了书斋徐文俊就建议去码头定下摆摊的位置,这两天把摊位吃食安排好自己便可以安心读书了。
徐云虎找到码头管事,将来意一说,管事便指了几处地方供他们挑选。
两父子挑来选去,一番商量最后选了码头离集市最近的位置。
虽然是做码头做工的人的生意,离码头稍远,但做久了都知道这里有哪些吃食,码头本就不大,一眼便可看完,也看的到这个摊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