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暴论(2 / 2)

“除我们太平军外,捻军在河南、安徽崛起。广东、广西的天地会建立了大成国。”

“还有云南的杜文秀、湖南天地会、贵州苗民、陕甘回民等纷纷起事。”

萧云骧稍作停顿,看向彭玉麟问道:

“先生阅历丰富,见识远超我这山野小子,自然能判断我所言对错。”

彭玉麟沉默许久,收起轻视之意,神色黯然地回应:

“你说得没错,如今大清已烽火遍地。萧将军可有办法扭转这局面?”

萧云骧叹了口气,心中暗道:我又不是什么天降奇才,不过是个时光逆流的迷失者罢了。

况且,我的办法能否在这世道施行,犹未可知。

心里这般想着,嘴上却道:

“自然有办法,只是此刻言之尚早。”

“暂且不说这些,先谈谈先生熟悉之事。”

“我军从广西一路走来,有落单掉队、负伤无法行动者被清军捕获,男子被剖腹挖心、剥皮凌迟处死。”

“女子遭奸淫后,常被强迫裸身游街,施以骑木驴等酷刑,虐杀致死。”

“孔子倡导‘仁’,孟子宣扬‘义’。”

“清廷总督巡抚大多出身进士,理应深谙孔孟之道。”

“为何却行此残暴酷虐之事?”

“不过是妄图通过这般残忍手段,吓阻赤贫百姓加入我们罢了。”

“可见孔孟之道只是他们获取功名的工具,孔孟思想的精髓早已被他们抛诸脑后。”

“行此禽兽之举,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极度恐惧与虚弱。”

彭玉麟听萧云骧依旧用平静的口吻讲述这些残酷之事。

且对孔孟不似其他太平军首领那般,直接捣毁牌位、焚毁庙宇。

言语间对孔孟还颇为敬重。

见萧云骧沉默下来,彭玉麟不禁试探问道:

“萧将军如何看待孔孟?”

“伟大的先贤。”

萧云骧不假思索,脱口而出。

彭玉麟轻笑:

“萧将军这番言论,若被贵军其他人听到,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。”

萧云骧回应:

“这是事实,只是孔孟过于注重意识形态构建,太过强调阶层稳定。”

“如今已与时代发展相悖。所以他们是先贤,但也仅此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