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忠于谁2(2 / 2)

“不再局限于一家一姓的利益,而是着眼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,你可愿意?”

彭玉麟见萧云骧语气低沉,隐隐透着一种孤独的寂寥。

这是他首次见萧云骧这般神情,也促使他认真思考萧云骧的话语。

此时夜色渐浓,军营各营地的灯火已然熄灭,唯有第一层城墙上的火把仍烈烈燃烧,不时有一队队士兵在上面巡逻。

那是正在值夜的太平军。

陈玉成聆听着萧云骧和彭玉麟的对话。

尤其是萧云骧那些迥异于太平军思想体系的观点,以及对外部世界了如指掌的见解、清晰明确的论断。

为他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视野,让这个开始思索太平军思想体系问题的少年,既感到新奇,又有些许惧怕。

但仔细思量后,又觉得十分在理。

这让少年听得如醉如痴,心潮澎湃。

彭雪梅从未见过父亲这般状态。

自幼饱读诗书、聪慧早熟的她,其实比不识字的母亲更懂父亲。

父亲人到中年,却做出许多在世人看来难以理解、甚至可笑之事。

如身为一介书生,却偏要随向荣去平定叛乱,功成后却弃官还乡,做了一个店铺的账房先生。

而作为账房先生,在太平军来袭、地方官吏弃城而逃之际,他却散尽东家财货,招募乡民守城。

她深知父亲内心孤独。

那是一种不甘随波逐流,却在大环境中无力改变的孤独。

而眼前这个看似蛮不讲理的大贼,给她的感觉同样是孤独的。

一种天真至偏执的理想主义,却又义无反顾、勇往直前的孤独。

刹那间,她竟觉得自己的父亲和这个可恶的贼,似乎是同一类人。

区别仅在于父亲在逃避,而这个大贼在奋勇前行。

少女被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。

下意识地偷瞄父亲,只见彭玉麟仍在低头沉思。

又悄悄看向那个贼。

没想到那贼仿佛有心灵感应,也转过头来看她。

清冷的月光下,那张俊朗的脸上满是戏谑的微笑。

十五岁的少女顿时满脸通红,赶忙低下头去。

心中暗骂:果然是个目无礼法、肆意妄为、该千刀万剐的贼!

就在彭姑娘暗自咒骂时,彭玉麟却放声大笑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