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3章 示威(1 / 2)
杨秀清于灯下打开手中信笺,细细读了起来。
-----
贤嫂如晤:
前度修书寄呈,嫂嫂可曾收悉?久盼音鸿,然未见回谕,心中怅然。
嫂嫂及侄儿有和安好否?前时东王殿下遣使传谕于我,其间问及嫂嫂近况,彼等竟亦难明详实,实令我徒唤奈何。
想来嫂嫂得此信时,应已过新年矣。
值此新岁,遥祝嫂嫂与有和侄新春嘉福,贵体康泰,诸事顺遂,如意吉祥。
今有一事,特向嫂嫂报知。弟已缔结良缘,未婚妻乃彭玉麟先生之爱女雪梅。
彭氏端庄淑雅,温婉贤良,只憾嫂嫂尚未得见。
此次随信奉上蜀锦披风一袭、香囊一枚,皆雪梅亲手为嫂嫂精心制就,聊表心意。
另有转轮手枪一支,系西军枪械局所造。弟忆及嫂嫂素喜兵器,故特送予嫂嫂赏玩。
至于那套模型,乃工坊以生产之余料制成之小巧玩具,专为有和侄带来解闷。烦请嫂嫂依操作手册所示,使侄儿妥善玩用。
古人云:“长兄如父,长嫂如母。”,今双亲与长兄皆已辞世,家中诸多事宜,应赖嫂嫂操持。
弟常思,若嫂嫂能亲临弟之婚礼,为弟见证这人生喜事,该是何等幸事!
此次书信,较前番更为雅致,盖因雪梅代为润色耳,望嫂嫂勿忧。
雪梅不仅才情过人,其人更是姿容出众,仪态万方。若嫂嫂与诸兄长得以一见,亦当欣慰。
翘盼嫂嫂回音,切切。
敬颂
万安!
愚弟萧云骧谨上
天国甲寅四年十月十六日
------
此信行文如行云流水,娓娓道来,又不刻意卖弄才情,通俗易懂。
且字体隽秀,格式虽如往常,但比起萧云骧之前通篇大白话、抓心挠肝字体的风格,着实令人赏心悦目许多。
杨秀清读完一遍,似觉未尽兴,又读一遍,赞道:“想不到彭家那丫头,竟有这般才情。当初那小子强绑彭家,我就知他不安好心。”
他读完信,将其递给身后伺候的傅善祥,让她装回信封。
接着从箱子里拿起那把转轮手枪,只见枪沉甸甸的,枪管镀着一层不知材质的黑色金属,握把是桃木的,涂了层桐油防潮。
整把枪虽不算精致,却在烛光下散发着武器特有的冷峻幽光。
“达胞,这枪已批量生产了吗?”杨秀清端详着手枪问道。
石达开点头回应:“禀东王殿下,西军的哨探、水师、步军军官和军情局探子都已配备此武器。”
杨秀清听后沉默片刻,又看向给萧有和的玩具。
那木质齿轮转动箱虽小,却精巧准确,零件可拆可装,转动起来宛如真的机械。
杨秀清沉思片刻,沉着脸问石达开:“达胞,这些东西是量产的,还是专人打造的?”
石达开愣了一下,思索后如实回答:“据来人说,主要用于学堂教学,多余的才流向市场,百姓可自由购买。”
“他们不会专门费力做这些小玩意,但的确能批量生产。”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