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 那我就班门弄斧一下(2 / 2)

第二天一早,省里的评估团准时到达钢铁厂。除了李专家之外,还有三名看起来颇有威望的中年专家。他们一个个西装革履,表情严肃,仿佛是来审判犯人的法官。

“陈厂长,人呢?”李专家环顾四周,没有看到沈良的身影。

“在会议室等着呢。”陈建国回答道。

“哼,还挺有派头。”李专家身边的一个专家不屑地说道,“年纪轻轻就这么大架子,待会儿有他好看的。”

众人来到会议室,只见沈良正坐在那里,面前摆着一叠厚厚的资料。他抬头看了看这些评估专家,眼神平静如水。

“各位专家好,我是沈良。”沈良站起身来,礼貌地点头致意。

“嗯。”李专家冷哼一声,“听说你对冶金技术很有研究?”

“略懂一二。”沈良谦虚地回答。

“略懂?”李专家身边的一个专家冷笑道,“年轻人,做技术可来不得半点虚假。今天我们就要好好考考你,看看你到底懂多少。”

“请。”沈良做了个请的手势。

李专家清了清嗓子,拿出准备好的题目:“第一个问题,请你详细阐述连续铸造过程中,钢液凝固时的传热机理和数学模型。”

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难度,涉及到复杂的传热学理论。在场的几个厂领导都皱起了眉头,显然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。

然而沈良却面色不变,甚至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。

“这个问题涉及到非稳态传热理论。”沈良开始娓娓道来,“在连铸过程中,钢液的凝固遵循傅里叶传热定律,其基本方程式为……”

接下来的十分钟里,沈良从基础理论讲到实际应用,从数学模型讲到工程参数,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。不仅把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,还顺带指出了当前连铸技术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。

几个评估专家面面相觑,显然没想到沈良能答得这么好。

“咳咳,还不错。”李专家强装镇定,“那第二个问题……”

然而随着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出,李专家等人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。无论多么刁钻的理论问题,多么前沿的技术难题,沈良都能对答如流,甚至还能举一反三,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。

到了第五个问题时,李专家已经开始冒汗了。

“请阐述高温合金在极端环境下的蠕变行为和断裂机理。”这是他们准备的最难的题目之一,涉及到材料科学的前沿理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