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(1 / 2)

第一个晚上,他们主要是熟悉图纸和准备工作。

到了深夜十一点,四个人才悄悄离开作坊。

“记住,明天在厂里还是要表现正常。”沈良最后提醒,“我们现在是在进行一场技术间谍战,任何细节都不能暴露。”

接下来的几天,四个人白天在厂里正常工作,晚上则聚集在小作坊里秘密制作模型。

沈良在厂里的表现越来越“消极”。他甚至主动向车间主任申请,希望能够调到更简单的岗位上去。

“我觉得自己不太适合搞技术创新。”沈良对车间主任说,“还是做一些基础工作比较好。”

车间主任内心暗喜,表面上却安慰道:“小沈,不要这样想。你的基础还是很扎实的,只要踏实干,一定会有发展的。”

“谢谢主任的鼓励。”沈良低着头说,“我会好好反思的。”

消息很快传到了厂长耳朵里。厂长满意地点头:“年轻人嘛,受点挫折是好事。看来我们的教育起到作用了。”

技术科的几个老工程师也松了一口气。他们还担心这个年轻人会继续搞什么创新,现在看来是多虑了。

“我就说嘛,这么复杂的技术,哪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搞的。”赵工程师得意地说,“还是老老实实按照苏联的技术标准干活比较靠谱。”

然而,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沈良已经“认命”的时候,小作坊里的工作却进展神速。

第五天晚上,模型的主体框架已经基本成型。张师傅的焊接技术确实厉害,整个框架不仅牢固,而且每个角度都精确无误。

“老张,你这手艺真是没话说。”沈良由衷地赞叹,“这个框架的精度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。”

“嘿嘿,这都是几十年练出来的。”张师傅擦了擦汗,“不过小沈,你这个设计确实考究,每个尺寸都卡得很死,一点偷工减料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
王师傅正在制作结晶器,这是整个模型最核心的部件。他用精密的机械加工方法,一点一点地打磨着铜质的结晶器内壁。

“这个结晶器的内壁必须绝对光滑。”沈良在旁边指导,“任何细微的瑕疵都会影响钢水的流动和凝固。”

“我明白。”王师傅专注地工作着,“虽然只是模型,但我们要按照真正的工业标准来制作。”

刘师傅则在旁边组装冷却系统的管路。这套系统虽然小,但结构相当复杂,需要保证冷却水能够均匀地带走热量。

“刘师傅,这根管子的弯度再调整一下。”沈良仔细检查着每个细节,“冷却效果的均匀性直接影响钢材的质量。”

四个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,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