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 三个选择摆在面前(1 / 2)

孙建国思考了一会儿,最后点点头:“好!我相信你的判断。这5万块钱,我想办法给你筹集。”

沈良心里很高兴。有了自动控制系统,这台连铸机就能达到真正的先进水平了。

就在这时,车间门口又走进来几个人。

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,穿着中山装,戴着眼镜,看起来很有威严。

“这位是省冶金厅的李厅长,”跟在后面的县委书记介绍道。

孙建国赶紧迎上去:“李厅长,您怎么来了?”

李厅长环顾了一下车间,目光最后落在连铸机上:“听说你们厂搞了个连铸机,很不错?我特地来看看。”

“是的,是的,”孙建国兴奋地说道,“这是我们厂沈良工程师设计的,刚才还让日本专家大吃一惊呢!”

“哦?”李厅长来了兴趣,“详细说说。”

孙建国把刚才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。李厅长听完后,走到沈良面前。

“你就是沈良?”他仔细打量着沈良,“很年轻啊,多大了?”

“26岁。”沈良回答。

“26岁就能设计出这样的设备,了不起!”李厅长赞叹道,“能给我演示一下吗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沈良说道。

于是,连铸机又开始了一轮演示。李厅长全程观察,不时询问技术细节。

半小时后,演示结束。李厅长满意地点点头。

“小沈,”他说道,“你这项技术很有价值。我想把你调到省里来,负责全省的连铸技术推广工作。怎么样?”

车间里一片安静。所有人都看着沈良,等待他的回答。沈良心中一阵激动,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冷静。省里的工作意味着更大的平台,更多的资源,但同时也意味着要离开这个刚刚起步的钢铁厂。

“李厅长,感谢您的信任,”沈良缓缓开口,“不过我想先问一个问题,如果我去了省里,具体会负责什么工作?”

李厅长微微一笑:“主要是技术指导和设备选型。全省有十几家钢铁厂,大部分还在用落后的模铸技术。如果能把你的连铸技术推广开来,整个省的钢铁产量和质量都会有质的飞跃。”

“那设备改造的资金呢?”沈良继续问道。

“这个…”李厅长犹豫了一下,“资金确实是个问题。各个厂的情况不同,可能需要分批进行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